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918章归队

第918章归队 (第2/2页)

12月17日,突围部队为便于指挥联络,在范巷组织了“第四路军南京突围部队官兵收容处”,郭永镳任处长。

当天,又收容官兵百余人,160师少尉翁永年也携款万余元到收容处报到。

此后,又有159师团长何全标和旅长林伟俦等先后到收容处接洽。

在句容宝华山隆昌寺,日军每天枪杀三五个和尚。僧人叶华目睹日军暴行,于12月22日下山,主动投奔收容处,担任义务医官。

叶华擅长医疗跌打创伤。他热情为伤病员服务,先后经他治愈的官兵有百余人之多。

此后,突围部队先后经南镇街、竹箦桥、上沛埠、堑口、强埠、社渚、三丁桥、西北村、房李村、管村、何喻庄,越广宣公路而至姚村附近,于10日晨6时完全脱离日军控制范围,进入中国军队警戒线内。

除郭永镳率领的1500余人外,还有一部分突围官兵沿别的路线先后归队。

但是新编157师宋波的部队一直没出现。

157师是紧随159师往外突围的部队。然而在突出太平门和岔路口后,这支部队就被打散了。

封天宇一直是和上官若云带领九五八团护卫军部机关突围的。当时军部警卫营和九五八团加起来有四五百人。

这些人护卫着军长叶肇和机关人员往外突,起先还算顺利。然而岔路口的混战过后,叶肇军长和军部机关就被冲散了。

上官若云派人去找,封天宇也亲自找过,却一直没有找到。当时情况万分紧急,他们不可能一一辨认尸体,所以叶肇军长是死是活,一概不知。

上官若云是知道自已的叔叔上官云相驻兵南陵。他对封天宇说,突围出去就去投奔他的叔叔。

因为他们的动作快,所以沿途并没有散失的官兵出现。但是他的手下依然有三百来人。这些人除了九五八团的,还有军部警卫营的。

上官若云是12月20日到达南陵见到他的叔叔上官云相的。比起83军军长邓龙光还早了一天。

上官云相见到自己的亲侄儿出现在面前,悲喜交集。他知道淞沪、南京两大战役凶险无比,要从这样的战场上活着走出来,真乃福莫大焉!

上官若云流着眼泪对自己的叔叔上官云相说,我能从南京突围出来,全靠我这位兄弟拼死相护呢!

上官云相就仔细打量着封天宇,见这个少年军人英气勃勃,遂向侄儿详细打听起封天宇来。

封天宇不喜欢上官云相此种作派,但碍于上官若云的面子,他只得勉强说:

“上官将军,此乃我本分!”

12月21日,邓龙光一行到达南陵上官云相驻地,随后转往安徽屯溪收容部队,共收得由南京突围的流散官兵一千多人。

1939年1月15日,因广州已被日军占领,第66军在信丰县召开追掉大会,沉痛悼念牺牲的抗战英烈。

据《陆军第159师简史》(刘绍武,1946年)记载,该师在1938年春先后收容突围官兵2000余人。如果再加上160师和83军的,突围部队先后归队的总人数估计达3000余人。

相对来说,一边是九死一生的浴血突围,无数将士永远长眠在突围路上,另一边是数万军人因无法过江,被连兽性不如的日寇集体屠杀。

前者死得壮烈,后者死得悲惨。

1938年1月中旬,粤军第66军、第83军各收容到从南京陆续回来的官兵三千多人,第66军的由林伟俦、莫福如、郭永镳、上官若云率领,第83军的由王得全率领,分别到湖南省的攸县、安仁等处集中训练。

几百广东妇女,在得知从南京突围的粤军已经回到湖南后,长途跋涉赶到攸县、安仁寻找丈夫。

令人悲痛欲绝的是,来寻找丈夫的那些妇女,大多数都成了寡妇。她们的丈夫大部分是在上海战场或在南京突围中死亡与失踪,生死不明的也有相当一部份。能寻见丈夫的,自然欢天喜地……只是可怜那些打探到自己丈夫已死的寡妇,哭得天昏地暗……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一个地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