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心领神会 (第2/2页)
话音未落,有人便发了言:“国民党军队已经被日本人吓破了胆,还是我们自己打吧。”“鬼子一来,国民党军就跑,怎么能跟他们协同作战呢?”
贺龙耐心地说道:“对于友军要主动团结,他们不想打要想办法把他们推上抗日战场,这也是个统一战线问题,我主张联合国民党军一起来打,他不干,就拉起他来打。我们来把赵承绶、郭宗汾统一过来。”
会后,贺龙决定亲自去拜访在晋西北的国民党军将领。
晋西北地区驻有4支国民党军:赵承绶的骑1军,驻静乐;郭宗汾的第71师,驻岚县东村;傅作义的第35军,驻临县;何柱国的骑2军,驻偏关以北。
在前期对日作战中,除第35军稍作抵抗之外,其他的都避而不战。
贺龙先到岚县东村镇去见郭宗汾。
在阎锡山的部队里,郭宗汾是个典型的滑头,虽然身为第33军军长,但他只是把军部和第71师设置在晋西北。他心里很清楚,与日本人作战不能把老本赔上。
郭宗汾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忽报八路军120师贺师长到。郭宗汾听罢一怔,随即心中有了数。
“贺将军屈驾光临,小弟倍感荣幸,不知尊意……”
郭宗汾话音未落,贺龙便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来求援了,早就听说郭军长麾下兵强马壮,眼下日本人来势凶猛,还请郭军长念民族大义,出兵……”
没等贺龙说完,郭宗汾便插了上来:“贺将军太客气了,抗日救国,责无旁贷,小弟见晋西北父老乡亲遭此苦难,也是茶饭无味。只是小弟手下兵少将微,自身尚且难保,怎敢言战?”
贺龙笑道:“郭军长不必过虑,贵军只担任一些策应,掩护任务即可以了。”
“贺将军,”郭宗汾哭丧着脸说道,“你看,我的1个师连自己的一个炮兵营都不能掩护,如配合贵军,岂不误了大事。”
贺龙见郭宗汾反复推脱,便说道:“郭军长先考虑一下,日后到岚县,我们再具体商量。”
贺龙离开东村镇,与关向应、甘泗淇、王震等人又来到了静乐县国民党骑兵第1军军部,商请军长赵承绶出兵参战。
一见面,赵承绶向贺龙作了两个揖说:“啊呀!贺师长,你可来了。你们再不回来,我也要走了。”
贺龙说:“赵军长,你不要走,我们一起打。有1个月的功夫,便可以恢复北边了。”
赵承绶面带难色:“贺师长,我100个骑兵,只能抽出30个人去打仗,要70个人看马。我怎么去打?”
贺龙说:“赵军长,我们都驻在晋西北。这个时候要同舟共济,不能一走了事啊!”
经过反复劝说,赵承绶答应出一个炮兵连带两门炮配合八路军作战。
当谈到战役指挥时,贺龙向赵承绶说:“你是军长,我是师长,当然应该由你来当总指挥喽!”
赵承绶难为情地说:“我这个军长的老底,你还不清楚?你当军长的时候我还是个小连长,我怎么能指挥你的部队呢?”
俩人互相推来推去,最后决定俩人共同指挥,并由王震担任前线指挥。
3月9日,赵承绶、郭宗汾来到岚县120师师部,同贺龙、关向应、肖克等人一起开了会,订了个计划。
这个计划规定:71师1个旅佯攻岢岚;120师主力位于五寨、岢岚大道以东适当地点,以一部于大道以西打五寨可能增援之敌。
骑1军置于神池、五寨之线西北,打击神池、五寨间来往之敌;战动总会游击队在保德、三岔一带活动,归120师指挥。
然而,赵、郭皆无真实抗敌之意。战斗一打响,赵承绶派两个炮兵连带了两门山炮来配合120师;在神池、五寨以西也派了一点兵,应付差事。
郭宗汾则推三推四,一兵未发。
贺龙后来感慨地说:“赵承绶算是统一过来了,郭宗汾就没有统一过来。”他非常窝火。在这种情况下,这一次反围攻只有靠120师自己了。
“收复7城战役”的决心已定,选择的第一个进攻点是岢岚县城。
王震率359旅两个团沿同蒲路急行军,赶到岢岚,把敌人紧紧地压缩在岢岚城内。
傍晚,王震主持召开了旅作战会议。会上,王震亮开嗓门说道:“太原失守后,鬼子十分嚣张,扬言3个月内灭亡中国。我们这次作战一定要打出中国人的威风,让日本人看看,中国还有能战的!”
会议研究决定控制岗漪河,断绝城里的水源,使敌骑兵和马匹陷于绝境。然后以围困袭扰的手段,压迫敌人撤出岢岚,在运动中把它消灭。
同时,立即派部队堵塞了流向城里的叉渠,并把各部队的工事向前推进,以便袭击抢水的敌人。
这样围了敌人3天3夜,每天都要打死一些敌人及其军马。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第2战区全部27个半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另有孙连仲第1集团军、汤恩伯第20军团。
注②北线两个、东线两个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