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鏖战长空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中国空军在武汉会战中抗击日机空袭的空战主要有4次。
1938年2月18日,日军轰作机12架在26架歼击机掩护下进袭武汉,中国空军第四大队29架飞机升空迎战,击落日机16架。中方大队长李桂丹以下5人牺牲。
4月29日,日军佐世保第十二航空大队飞机39架再袭武汉,中国空军2个大队67架飞机起飞迎击,击落日机21架。
5月31日,中、日两国空军三度在武汉上空较量,中国空军击毁日机15架,自身仅损失2架。
8月3日上午9时54分,日本轰炸机18架,驱逐机50余架,由安徽境内向武汉侵犯。
中国空军与苏联志愿军起飞迎击,一番激战,一举击落敌机12架,并在嘉鱼俘获日本飞行员1名,在黄陵矶俘获日本飞行员2名,均押解来汉。
当敌我飞机在武昌南湖上空激战时,一中国空军飞行员驾机向敌机猛撞,敌机顿时即起火坠地,人机均毁,我空军勇士则跳伞降落,仅受轻伤。
抗日战争武汉会战时期,国军和日军在武汉上空进行了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空战,日军屡次轰炸武汉,严重影响军民的抗战士气,民国统帅部多次督促空军反击。
但是由于前期民国空军伤亡太过惨重,优秀飞行员几乎损失殆尽,而且日军大量投入使用新型96式战斗机,因此民国空军一度陷入被动挨打的窘境之中。
为了提高民国空军的战斗力,国军统帅部只好请幕后总教练陈纳德出马,到武汉研究如何对抗日本的96式战机。
其实早在淞沪会战时期,日本就从民国空军的改变中察觉到异常,坚信肯定有第三国人员参与其中。
为此日本外务省向美国发出照会,要求所有美国飞行员从民国撤离。
美国政府不想参与战争,于是便依照日本的要求撤回飞行员,甚至就连服务于民航产业的飞行员都被撤离。
只有少数人自愿留在民国,陈纳德便是其中之一。
当时陈纳德为了掩饰身份,护照上等级的职业是农民,在民国的公开身份也仅仅只是宋美龄的私人航空顾问,但即便如此依然没有躲过美国领事馆的耳目。
为了避免得罪日本,美国领事馆多次向陈纳德发出书面警告,称如果陈纳德拒不撤离便派人抓捕后递解出境,日后将面临审判甚至剥夺美国公民身份。
然而陈纳德不仅没有因此而畏惧,反而坚持留在民国工作,他为了找出日本96式战机的弱点,多次到96式战机被击落残骸处进行实地考察。
日本96式战机具有极高的灵活性,在混战之中能够轻而易举地在近乎不可能的情况下完成各种高难度战术动作,这让陈纳德也感到十分棘手。
经过一系列的考察之后,陈纳德发现日本96式战机虽然灵活性极高,但为了保证灵活性却极大地压缩了制造材料的质量,战机的铝制外壳甚至能用徒手撕开。
对此陈纳德提出了对抗日军96式战机的办法,而这一办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飞行员拥有极大的胆量,需要驾驶战机和96式战机进行对冲。
陈纳德提出日军96式战机十分脆弱,而国军驾驶的战机则坚固的多,面对面对冲射击时,率先被击落的一定是96式战机。
当然日本96式战机的灵活性也不能忽视,如果日军依靠灵活性躲避对冲,那么就需要采取备用方案,那便是架机冲向96式战机,利用机翼或者起落架等挂住日军机翼。
陈纳德认为,日军96式战机极为脆弱,一旦机翼被国军战机挂住,那么必定会在飞行过程中被撕扯下来,届时日军战机连迫降都无法实现。
实际上陈纳德战术虽然听上去犹如“自杀式”进攻,但陈纳德早年在美军服役时曾进行过类似的实际操作,利用起落架破坏敌机的机翼甚至尾翼。
虽然一开始国军飞行员对于陈纳德计划均是半信半疑,但是毕竟没有更好的对策,在危急关头也只能抱着与日军同归于尽的念头冲向96式战机。
结果众人发现,陈纳德的“自杀式”战术却出乎预料的有效,日军96式战机犹如“瓷娃娃”一般一碰就碎。
1938年2月18日,双方第一场武汉大空战爆发,日军战机被击落十三架之多,此后足足有近两个月的时间,日军战机再也不敢飞临武汉上空。
根据日本资料记载,当时国军的“自杀式”进攻的疯狂对日军飞行员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当看到国军战机向自己猛冲时,日军飞行员都不禁感到毛骨悚然。
历史会记住这一刻。
武汉会战首先打响的是空战。历史记载了1938年“2·18”、“4·29”、“5·31”和“8·3”发生在武汉的空战战况。
2月18日下午一时左右,日寇轰炸机在驱逐机掩护下(共38架)进犯汉口。
早巳严阵以待的我29架战斗机在滠口、岱家山上空与敌机遭遇。
经过激烈战斗,我方以少胜多,共击落敌机11架。我军4架战机受损。
李丹桂、吕基淳、巴正清、王怡之、李鹏翔等飞行将士壮烈牺牲。我军以4比11的战绩取得当时空战以来的空前记录。
战斗发生时,武汉市民第一次亲见我空中健儿揍下日本强盗,取得如此惊人战绩,倍感欢欣鼓舞,亦为我方战土的牺牲不胜伤悼。
“保卫大武汉”的战斗首先是在武汉的天空打响的。
1938年2月18日中午,武汉城区响起了尖锐的空袭警报声,日军驱逐机26架掩护轰炸机12架正向武汉飞来。
驻防汉口王家墩机场的中国空军第4大队代大队长李桂丹率29架苏制E-15、E-16战机升空迎击,在武汉上空与敌机英勇激战,击落敌机14架。其余日机狼狈逃窜,未能进入武汉市区投弹。
中国空军损失飞机4架。大队长李桂丹、分队长吕基淳、飞行员李鹏翔、巴清正、王子怡5位勇士血洒长空,在这次战斗中英勇殉国。
“2·18空战”是武汉抗战时期的首次空中大捷。战后,武汉市2万民众举行空前大游行,庆祝空战大捷,并沉痛追祭5位为国捐躯的忠勇“飞将军”。
2月23日,中国空军与苏联志愿空军混合编队使用CB-2型轻轰炸机由武汉起飞,首次出击位于台湾松山的日军机场,炸毁日机18架后,安全返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