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0章沉重的代价 (第2/2页)
周恩来还派张爱萍以北路军代表的名义,专程前往徐州会见李宗仁,提出该意见。李宗仁对此很赞赏。
李宗仁立即命令孙连仲集团军在台儿庄部署正面抵御。3月23日,台儿庄战役打响。
24日,蒋介石带着副参谋总长白崇禧、军令部次长林蔚、厅长刘斐等组成的临时参谋团,从武汉飞抵徐州督阵。
日军的进攻遭到正面防御部队第2集团军池峰城师的顽强抵抗。27日之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29日,矶谷廉介命令濑谷支队迅速击败台儿庄及附近守军,并让在临沂激战中的第5师团坂本支队停止对临沂的攻击,驰援台儿庄。
同日,蒋介石、李宗仁也下达了死守台儿庄的命令。
在孙连仲集团和张自忠第59军、庞炳勋集团在台儿庄、临沂顽强抗战,与日军艰苦争夺村庄阵地之际,精锐部队汤恩伯军团的主力一部则向西北方向侧移至台儿庄与临沂之间的云谷山区。
在李宗仁的一再催促下,汤恩伯军团才于31日从侧背夹击日军。
同日,坂本支队侧击汤恩伯军团第52军,被随即赶到的该军团第57军包围、重创,日军救援失败。
与此同时,我山东方面军(第3集团军)又进至临城、枣庄,夹击日军后路。
4月3日晨,第五战区司令部下令台儿庄内处于劣势的池峰城部反袭日军,扰乱日军阵脚,并随即发起全线反攻。
7日,濑谷旅团弹尽援绝,被困于峄县、枣庄、临城一带。
坂垣师团获悉后,将临沂战场的主力西移,与矶谷师团残部会合,死守待援。
台儿庄之战告一段落。
台儿庄战役前后近一个月,中国守军在当地老百姓的大力配合下,以伤亡2万将士的代价,击溃了日军两个最精锐师团的进攻,歼灭濑谷混成旅大部、坂本支队一部,共计1万余人,缴获各型火炮70余门,坦克40余辆,装甲车70余辆,汽车100余辆,枪械1万余支及其他战利品,取得了自平型关大捷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军事胜利,也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胜利。
中外媒体对台儿庄大捷进行了大张旗鼓的宣传,一洗平型关大捷之后因太原、南京、济南等一系列重要城市相继沦陷而笼罩在全国的悲观阴霾,大大鼓舞国人的抗战斗志。
台儿庄惨败之后,日军大本营迅速总结教训,得出败于轻敌的结论,并决定趁中国军民沉浸在胜利喜庆之际迅速反击,聚歼中国精锐部队于徐州一带。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大将寺内寿一命令参谋长冈部,亲自率领作战部长桥本等近百人,前往济南成立“大本营派遣班指挥所“,指挥和协调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从南北两面进攻徐州。
4月底5月初,日军大本营派遣班完成战争方案并着手实施:
从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所在地北平、河北、山西、蒙古、江苏、安徽等处调集13个精锐师团共30万人,增调150架战斗机,兵分六路,以徐州为中心,组成12个包围圈,实施大围歼。
为防止中国军队判断出他们的战略意图,日军以师团为单位实施牵制和远距离迂回战术,在初期尽量避免与中国军队交战。
华北方面:派遣班命令第5、第10师团“扣住当面之敌“,牵制中国守军于韩庄、邳县(今邳州)和郯城一线。
随即令第16师团从济宁南下,向砀山、唐寨地区急进,从西北方向包围徐州。
第114师团向台儿庄方向推进,接替第10师团阵地。
第10师团从临城渡过微山湖南下,从正北面进攻徐州。
第14师团在濮县地区渡过黄河,截断陇海线,阻止中国方面对徐州的增援。
华中方面:第101师团佐藤支队由江苏东台向盐城、阜宁方向进攻。
第6师团坂井支队由安徽芜湖向巢县、合肥进攻。
第9、第13师团在蚌埠集结,并列北上,经蒙城、永城向徐州西南地区进攻。
第3师团从南京附近沿津浦线北上。
起初,被台儿庄大捷所陶醉的蒋介石没有看清形势,力图在徐州与日军一决雌雄,命令白崇禧拟订了徐州大会战计划。
计划将第2军、第22军、第46军、第60军、第68军、第69军等,加上原来第五战区的兵力,共计64个师又3个旅60余万人的兵力云集徐州一带。
并将大批中央军主力配置到豫东归德、兰封(今兰考)一线作为后援。
当时的徐州军满为患,吃住都成了大问题。
5月中旬,日军包围态势日益明显,攻势也日趋凌厉,数十万中国守军处境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