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981章沉重的代价

第981章沉重的代价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李宗仁和白崇禧认为,眼下形势有利于日军利用机械化部队和飞机优势集中进攻,我军的装备和兵力只可利用地形打阵地战、歼灭战,不宜进行徐州保卫战。

若盲目与敌人拼消耗,将重蹈淞沪、南京战役覆辙。

这时第九军团高霆也给蒋介石提出了自己对战局的看法,竟与李、白二人不谋而合。

李、白将意见报告给蒋介石,蒋也收到情报部关于日军向徐州增兵40万的报告。

5月15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经武汉最高军事会议决定弃守徐州。

16日,第五战区下令各部队分别向豫、皖边界山区突围。

17日,蒋介石命令一战区所属部队完成接应突围部队的任务。

18日午夜,李宗仁率战区司令部放弃徐州,经宿县向西南方向撤退。

19日上午,第68军掩护各部撤退之后放弃徐州。

于是,狭义的徐州会战在布局阶段的中后期就结束了。

就在中方部队开始突围之际,日军土肥原所部第14师团约2万人为切断中方退路和阻止一战区援军增援强渡了黄河。

此举虽然对中方形成威胁,但由于其他日军尚未合围,而陇海线附近中方有6个军12万人,土肥师团反成孤军深入之势。

程潜(一战区代总司令)认为“就是吃也能把土肥原吃掉“。蒋介石匆匆飞往郑州,到程潜负责的第一战区指挥部,决定亲自指挥豫东战役,歼灭土肥师团。

5月23日,土肥师团开始向兰封突围,第七十一军88师师长龙慕韩擅自抗命,弃守兰封。

程潜迅速调整部署,再次围困土肥原。

正当程潜乐观预计,再有两三天时间就可望全歼土肥师团之际,黄杰第8军无视薛岳命令弃守商丘。

结果,由于蒋介石两个嫡系将领的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中方有计划地投入的15万精锐部队,却未能歼灭土肥师团的2万人马。

并且,更糟糕的是,蒋介石和程潜刚放弃围歼,土肥师团立即反扑,重新占领了兰封。

29日商丘沦陷后,开封、郑州甚至武汉都岌岌可危。连蒋介石自己也不得不在5月28日给程潜的密件中说:兰封战役是“在战史上亦为一千古笑柄“。

有人问,蒋委员长为什么不启用高霆的第九军团耶?如果启用第九军团,恐怕土肥原的日子不好过。

事实上,高霆的第九军团正是接应徐州撤退的第一战区部队,他的一个军(第9军)成功地将徐州突围出来的国军部队接应了出来。

但却没有接到围歼土肥原的指令,因而坐失良机!

为了阻止土肥师团,缓解兵败如山倒的势头,蒋介石于5月31日夜晚做出一个重大决策:掘开黄河大堤,“以水为兵“,阻止日军。

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条发生在三国时期的“水淹七军”之计会在现代重演。

实际上,这个方案由来已久。

早在1935年,受聘于南京政府的德国军事顾问团总顾问法肯豪森,就向蒋介石提出了利用江河阻敌的建议。

保存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这份建议书中文译稿上,有蒋介石对于“最后的战线为黄河,宜做有计划之人工泛滥,以增厚其防御力“一段的眉批:“最后抵抗线“。

1936年7月,法肯豪森第二次提出了决黄河以阻敌的建议。

1938年4月13日,徐州会战突围之际,陈果夫也曾写信给蒋介石,主张在河南武陟县的沁河口附近决黄河北堤,“以水反攻制敌“。

1938年5月26日,豫东战役溃败之际,时任湖北省主席的何成浚致电蒋介石:“现黄河已届桃汛,倘施工决口,则黄河水即循故道直奔徐州,不特大地泛滥使敌机械化部队失其效能,抑且足以摧毁其战斗力,使其打通津浦之企图仍归泡影,幸及早图之。“

5月31日,蒋介石与水利专家协商之后,正式决定掘堤。

6月1日,蒋介石在武汉召开最高军事会议,正式宣布在豫东战略撤退,同时令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下令商震第20集团军负责开掘黄河大堤,阻止日军前进。

商震则命所部第39军军长刘和鼎具体负责。

3日,土肥师团已迫近开封,蒋介石怕开封失陷,再掘黄河就来不及了,就急忙打电话催促程潜“要打破一切顾虑,坚决去干,克竟全功“。

4日清晨,商震部第53军第1团奉命在中牟县境内大堤较薄的赵口掘堤。

但是,接连两处决口和坑道作业均失败。

又改在赵口以东30米处重新掘口,仍告失败。

6月5日,日军已经攻至开封。包括蒋介石在内,从上到下都焦急万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