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不期而遇 (第2/2页)
这次也一样,她明知胡杏儿是去摸那俩特务的底,却只能呆在保和堂里,静等她回来。
“是梅妮!”胡杏儿边脱衣服边说。
“梅妮?哪个梅妮?”袁尚对这个名字也似曾相识,却不知具体是哪个人。
“那年表姐的队伍被围在玉华山,我们奉命去接应她们突围,对手就是这个梅妮。她当时是四十六师的中校特派员。”胡杏儿说。
“哦,就是后来你说的被你围困了几个小时的那个女人?对对,当时那女人就叫梅妮!”袁尚说。
“睡觉吧!真的不用理她。”胡杏儿说。打了一个哈欠,就睡着了。
袁尚在黑暗里笑了笑,也睡过去了。
第二天,他们继续北上。
这边林欣儿却遇见了日本鬼子。
林欣儿的马队是在大别山南麓与日本鬼子不期而遇的。
前面讲过,日军在布置大迂回、大包围的同时,派出了一支部队直趋武汉。这支部队就是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
日军的大迂回、大包围最初决定的是三条进攻路线,分别是南、东、北。
南面是沿长江西进①;东面是从合肥出发,叩击武汉的东大门一一大别山,沿大别山北麓进攻武汉;北面是沿津浦路,攻占郑州,再沿平汉线南下,从北面进攻武汉。
但是一个意外的变化,打乱了日军的进攻计划,这就是前面说到的黄河花园口决堤。
1938年,日本政府与日军作战参谋本部发生了严重的分歧,以近卫文麿为代表的内阁想立即发动武汉会战,占领中国的战时实际首都。
可是,以石原莞尔为代表的参谋本部希望先充分做好兵员的训练和战备物资储备后,在1939年7月份再发动军事行动。
但是,在双方都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1938年6月,武汉会战匆忙打响,这场大会战是什么原因提前打响呢?
事情还要追溯到1938年4月,李宗仁所率领的60万中国军队,在徐州和20余万日军展开激烈的争夺战。
4月7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地区重创日军精锐,歼灭日军1万多人,这是继平型关大捷以后,中国军队在对日作战中取得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此时,举国沸腾。这场胜利让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台儿庄大捷传到日本国内,引发日军朝野震动,日本国内民众觉得颜面尽失,前线作战的日军将士更是恼羞成怒,急于寻找中国军队来报仇雪恨。
之后,国军在徐州地区的60万军队,成为了日军报仇的对象。
日军企图将60万军队一举歼灭,可是就在合围不断完成后,这60万中国军队却神奇地撤离了该地区。
台儿庄战役失败,日军感到奇耻大辱,徐州围歼中国60万军队的计划又归于破灭,这让日军的前线官兵更加狂妄,他们发誓要和中国军队决一死战。
这些被日本天皇放在海外的战争机器,犹如一批脱缰的野马,再也无法驾驭,武汉一战已经迫在眉睫。
由于武汉地区遍地湖泊,基本上不可能在此构筑防御工事,属于易攻难守的城市,所以,蒋介石就提出“守武汉而不战于武汉”的战略构想。
从地图就可以看出,武汉三镇被长江阻隔,里面和外面到处是河流湖泊,武汉北方是数百里的大别山,南边是幕阜山脉,东边是鄱阳湖区,这些大片的高山湖泊基本上不利于日军发挥机械化部队的作用。
所以真正的武汉保卫战,战场基本不在武汉,而是在武汉的外围地区。
就在日军大本营进攻武汉之时,一个意外的情况打乱了日军的军事进攻计划。
6月9日,蒋介石在花园口炸开了黄河大堤,滚滚黄河之水肆虐中原大地,无数良田变成泽国,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中国人民以极其惨重的代价迟缓了横扫中原威胁武汉的日军。
就这样,日军北路进攻受阻,不得不转旗向东、向南。
日军总共调集9个步兵师团共40万人,在华中战场上展开,而中国军队以123个师,共计110万军队抵抗日军的进攻。
这是一场难以想象的血战,随着安庆沦陷,武汉会战拉开序幕,长江作为国人的母亲河,成为了华夏儿女保家卫国的战场。
而日军从东面进攻的部队在大别山地区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第11军主力四个师团加一个波田支队沿长江南岸向武汉以西直接攻击前进为一路,攻陷九江后,又分兵绕过鄱阳湖迂回武汉以南的第101师团、第106师团为一路。有的史学家据此就认为日军进攻武汉分为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