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特设师团与常设师团 (第2/2页)
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
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
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
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特种兵(在此处、特种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总人数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
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
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
3、编组了丁种师团,其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同,但无特种兵。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由此可见,日军的师团所辖兵力是比较复杂的,可以分为非战时和战时、三单位和四单位。
中国战场上后期出现的“甲乙丙丁”级别等多种编制方式,不能一概而论。
先说“非战争动员”情况下。
其实日军的常设师团也不过12000人,比如1931年关东军挑起“九一八事变”时,侵略军的主力第2师团只有12000人,时任师团长多门二郎中将。
而当进行战争动员后,各师团会恢复战时满编状态,同时还会加强更多的配属部队。
比如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日军初期投入作战的常设和特设两种师团,都是下辖两个旅团四个步兵联队、四个特种兵联队(骑炮工辎)的“四单位师团”。
1931年的日军师团各大队只有三个中队,比如进攻东北军北大营的那个大队只有600人。
而常设和特设师团的战时编制,是每个大队增编到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和一个运输中队1000余人,因此联队、旅团的兵力随之相应增加,旅团达到7800余人。
再加上特种兵尤其是炮兵的加强,1937年投入的各师团兵力达到25000人。
需要指出的是,军队的编制和人员只是理论上的,日军各师团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配属的特种兵部队数量和结构也不相同,而不是千篇一律是某个数字,有一定浮动是正常的。
比如1939年第5师团从东北登船开赴海南岛集结时,准确数字就是25000人,这是比较标准的,第5师团其后是桂南会战的主力。
无论是常设还是特设的“四单位”师团,都属于野战师团,番号和战斗力虽然有别,但编制人员基准数是差不多的。
武汉会战后,日军的占领区越来越大,又不方便抽回野战师团担任后方守备任务,于是第二批编组了10个左右的警备师团。
这些师团从一开始就是“三单位”师团,兵力在13000到15000人左右。
1939年挑起诺门坎冲突的关东军第23师团,就是师团部驻于海拉尔的“警备师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以及搜索、炮兵、辎重、工兵联队共15000余人。
武汉会战以后,日军大本营认为四单位师团在作战时指挥不够灵活,同时也需要在常设和特设师团中各抽出一个联队,以便组建新的师团,因此决定将所有师团实行“三单位”编组方式。
完成改制后的日军师团,在师团司令部之下设置“步兵团”这个单位,由一名少将“步兵团长”统一指挥三个步兵联队(类似于国军甲种师的步兵指挥官),从而取消了旅团建制。
同时四个特种兵联队(也有所缩编)由师团部直辖,普遍兵力在13000到15000人左右。
由于是战争期间,这一改制是陆续完成的,比如第二次长沙会战打响前,完成改制的第4师团有13600余人,没有完成改制的第13师团仍有26000余人。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的所有正规师团都已经是“三单位”师团,野战主力“重装备师团”能够达到15000人以上,个别配属部队较多的可以接近18000人。
而二线守备师团或者非主力师团,仍然维持在13000人左右,基本就是这个规模。
随着老牌的常设师团大多调往太平洋战场挨炸后,为了加强中国战场上的战役突击力量,日军大本营开始选择部分表现较好的特设师团、警备师团命名为“甲级师团”,担负主要作战任务。
其它则按编制和战力排成乙级、丙级师团,战争末期拼凑的师团自然是“丁级师团”。
所以,甲乙丙丁级师团的区分,正式出现于1942年初的中国战场,别动不动就喊什么甲级师团②。一一特别注意,甲级师团是没有四单位的!
到1945年初,中国战场上日军总共的八个“甲级师团”中,属于原来老牌常设师团的只剩下第3和第13师团,其它都是从特设师团(比如第116)和警备师团(比如第39)中“提拔”起来的。
甲级师团仍然编有炮兵联队,优先补充装备和兵员,各步兵大队满编仍有1000余人,师团兵力在18000到20000人左右,比如第116师团参加湘西会战时就是约20000人。
在此,我们不难发现,像101和106师团正是属于“三单位师团”,当然其战力要弱一些了。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即师团下辖两个旅团四个步兵联队、四个特种兵联队(骑炮工辎)的“四单位师团”。
注②甲级师团正式出现于1942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