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1029章失误与失陷

第1029章失误与失陷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前文己经讲到过,余汉谋担心日军进攻广东,屡次请求蒋介石不要调走广东驻军。但蒋却宽慰余汉谋:一年内广东无恙。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余汉谋的第十二集团军疏于防范。

广州地处于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合的位置,是华南沿海地区最大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利用香港输入外援物资的一条主要通道。

为了切断中国华南地区的外援通道,早在1937年12月底,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就提出了“在广东大亚湾登陆”的设想,但因遭到日军海军的反对而中止。

1938年7月,日军大本营确定在武汉作战的同时,又进行广州作战。

9月7日,日军大本营御前会议正式作出了“攻占广州”的决定,与此同时,下令编组日军第二十一军,让其担任攻占广州的作战任务。

日军第二十一军由台湾军司令官古庄干郎中将担任司令官,下辖第5师团、第18师团、第104师团和第四飞行团等部,并以日本海军第五舰队配合第二十一军进攻广州附近要地,彻底切断中国通往国外的主要补给线。

10月上旬,日军第5师团、第18师团和第104师团在澎湖列岛的马公集结完毕,随时准备听命出动。

那么,国民政府为什么没有重点防御广州呢?

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广东省设立了第四战区,由何应钦兼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但他们却始终都没有把广州作为重点防御的地区。

由于广州与香港邻近,当时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一厢情愿地把国家的命运托付给了英国。

他们认为:如果日军向广州发起了进攻,就必将损害到英国在香港的利益,英国一定会出面干涉制止日军的行为。

为此,蒋介石作出了一个判断:日军不会贸然进攻广州。

基于对战略形势的错误判断,广州始终未被国民政府当作重点防御的地区。

不仅如此,驻守在第四战区范围内的广东、广西的兵力也被抽调了一大批到华中地区参与作战,导致华南地区的兵力变得极为薄弱。

在武汉会战打响之前,蒋介石为了加强对国民党战时陪都武汉的防守,还专门从广东抽调了4个主力师的兵力。

1938年9月7日,就在日军大本营御前会议决定进攻广州的当天,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吴铁城就向蒋介石发送电报:

“日军在武汉会战期间,拟同时进犯华南。”

可惜的是,吴铁城的这一汇报并没有引起蒋介石的重视。

10月8日,根据英国军方情报机关提供的消息,吴铁城再次给蒋介石发送急电:

“日军可能会在10月11日前后,大举进犯广州。”

但是这一次,蒋介石仍旧是不以为然,始终不相信日军会进攻广州,认为这只是日军的宣传战。

蒋介石不仅没有下达加强广州防务的任何命令,反而命令驻守在广东的最高军事长官余汉谋再抽调1个师的兵力增援武汉,并对他说:

“只要武汉能守,则粤(广东)必无虑。”

余汉谋在接到了蒋介石下达的调兵的指令后,还没有来得及派兵北上,日军就发动了进攻广州的作战。

早在几天前的10月4日,日军第二十一军就已经下达了进攻广州的作战部署:

(日军)第18师团从大亚湾西北角岩前港、澳头港一带登陆,迅速北进攻占淡水,行进至惠州附近东江一线准备渡江。

(日军)第104师团从大亚湾东岸的玻璃厂地区登陆,迅速沿平海至惠州公路占领稔山,并向平潭集结。

(日军)第9旅团从大亚湾东北角的盐灶背地区登陆,迅速北进攻占东江南岸的横沥镇渡口,从东边迂回策应第18师团、第104师团进攻惠州,以及渡过东江。

让余汉谋完全没有料到的是,日军会从大亚湾登陆,而自己的判断则是“日军会从虎门打过来”,他按照自己的判断把原先驻防在惠州的第六十三军调往虎门一带,以此来加强虎门的防御。

虎门是中国南大门的海防要塞,也是水路进出广州的必经之路,素有“金锁铜关”之称和南海长城之誉。

从历史上来看,凡是从海上沿珠江水道进犯广州,就必须先攻占虎门。

日军为何不打虎门,而先打大亚湾?

日军之所以首先从大亚湾下手,显然是受了淞沪会战登陆金山卫的启发。

日军和中国军队在上海打得胶着的时候,为了打破僵局,日军派出军队绕到上海西南侧的杭州湾,在金山卫进行登陆。国民党军队担心自己的后路被断,很快就放弃了上海。

而这一次,日军打算故伎重施,对广州进行迂回包抄,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招也果然收到了奇效。

大亚湾是中国南海的重要海湾,位于广州侧翼,有公路通往广州,日军占领大亚湾后,可以利用公路的便利,输送优势兵力进攻广州。

一旦广州得手,再从背后进攻虎门,可以轻松避开虎门强大的炮火,从而将其攻破。

而余汉谋之所以如此坚信日军会将虎门作为进攻重点,其中的缘由还要从一年前说起。

1937年8月,淞沪会战全面打响之后,为了切断中国军队的外援渠道,日本海军先后两次对虎门发起进攻,国民政府海军部次长陈策主动请缨,亲自前往虎门进行督战。

在陈策的指挥下,中国海军和虎门的守军与日军浴血奋战,利用海岸炮火的巨大威力,两次挫败了日军的作战企图,成功守住了虎门,但陈策也在对外战斗中身负重伤,失去了一条腿。

有过之前在虎门之战的两次胜利,让余汉谋走向了一个极端,过度迷信海军和虎门。

但是他却忽视了之前的两次虎门作战,日军派出的仅仅是海军一支中型舰队,而这次是重兵压境的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