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1030章不平凡的往事

第1030章不平凡的往事 (第2/2页)

“田旅长现在是我们的军长,走,我带您去见田军长。”韩山高兴地说。

说着,他拉着华卓然的手向军部驻地走去。

华卓然让大家跟着。

一路上,韩山滔滔不绝地讲开了他们的事。

哦,明白了,这个23军的军长竟然是田义。

这使华卓然想起了十一年前的那段不平凡的往事: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发动了4.12、7.15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革命群众,革命事业遭到了极大的打击,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前途未卜。

此时,中共中央紧急召开了8.7会议,确立了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路线,并决定在反动派力量薄弱的南昌举行起义。

当时,在南昌举行起义有几个有利条件:江西的统治者是朱培德,此人并未明确叛变革命?

而武汉政府的军事支柱张发奎,也未向革命者举起屠刀。

最重要的是,驻扎在九江的第十一军代理军长叶挺,是我党党员,他的部队是在我党掌控中的一支部队。

而20军军长贺龙,也是倾向于革命,他的20军的师长贺锦斋、秦光远等同情革命,而周逸群,就是我党派去贺龙部的特派员。

还有一个有利的地方,南昌公安局长朱德,也是我党成员,他手下的军官教育团,有大量的党员和革命群众,是一支革命热情高涨的队伍。

借着这几个有利条件,我党最终成功在南昌举行了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但面对粤赣军阀的报复,起义军最终被迫南下时,主力部队在潮汕地区失败。

那么,南昌起义部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后来的结局都是怎样的呢?当时参加起义的华卓然也不清楚。

首先是,南昌起义兵力最多的部队:第二十军。它下辖三个师,兵力接近两万,军长贺龙,担任起义军的总指挥。

二十军南下过程中,与叶挺的第十一军协同作战,最终在汤坑战败。

队伍失利后,贺老总返回家乡,重新拉队伍干革命,最终创立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红二军团,建立了无数杰出的功勋,成为人民军队的十大元帅之一。

第十一军,军长叶挺,前身是粤军第十师,师长陈铭枢。

第十师在北伐战争中发展壮大后,从叶挺独立团抽调部分骨干组建第二十四师,由叶挺担任师长兼副军长,蔡廷锴则担任第十师师长,原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升任11军军长。

南昌起义前,陈铭枢前往南京任职,11军军长由副军长叶挺暂时代理。

南昌起义时,叶挺策动了第十师师长蔡廷锴一起率部起义,成为起义部队的主要力量之一。起义军南下时,陈铭枢来到福建,宣布重组第十一军。

听到老主公复出,第十师开始人心思变,师长蔡廷锴在众人的劝说下率部脱离了队伍,重投陈铭枢帐下。

这支部队后来发展成为第十九路军,曾经在上海血战日寇,也曾在江西疯狂围剿红军,可谓是功过参半了。

后来,陈铭枢与蔡廷锴在福建反蒋,被老蒋一举击溃,十九路军被老蒋收编。

第二十四师南下途中与20军一起进军广东,最终在汤坑失利。

另一支部队是第九军。第九军原计划由韦杵部和朱德的军官教育团组成,但因为韦杵在九江养病未能参加起义,事实是部队只有军官教育团几百人,由副军长朱德指挥。

南下时,第九军与25师一起担任断后任务,虽然在三河坝战败,但朱老总却力挽狂澜,将这支队伍带到湘南并成功举行了湘南起义。

后来朱德率领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和毛委员一起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朱老总,也成为了红军之父。

另一支部队是第25师,是由粤军第四军的72团(即叶挺独立团)和73团合组而成。

南昌起义时,这支部队驻扎在马回岭,在周士第、聂荣臻、李硕勋的指挥下举行起义,响应南昌起义部队。

起义后,部队改编为第25师,由周士第担任师长,李硕勋担任党代表,隶属于第11军的建制。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时,25师与第九军一起担任断后任务,三河坝与钱大钧一场血战,队伍损失很大,前途渺茫。

周士第、李硕勋离开了部队,最终这支队伍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历经艰辛,重新崛起,成为组建红四军的主体力量。

队伍的两位领导朱德、陈毅均成为新中国的元帅。

南昌起义部队中,涌现了朱德、陈毅、聂荣臻、贺龙、刘伯承、林彪六位元帅,可谓是将星云集了。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对中国革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当时独立旅便是十一军的部队。起义时独立旅也和25师一样在外围警戒。

起义军撤离南昌时,独立旅奉命在南昌郊外阻击敌人。阻击任务完成后,因为接到撤退的命令晚,华卓然被迫率领部队撤向富城方向。

从这个时候起,华卓然就脱离了独立旅,再也没有音讯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