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青弋江上红杨树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武汉会战期间,新四军四个支队为策应国民党军的正面作战,频繁向日军出击。继第一支队开赴皖南侧击日寇之外,第三支队也在青弋江打击日寇。
1937年11月23日,日军进犯安徽省广德;继而完成对芜湖、当涂的占领后,兵分四路全面入侵安徽。在日寇侵皖的八年中,安徽省近200万人死于战乱。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蓄意制造卢沟桥事变,全面发动侵华战争。1937年11月23日,日军进犯安徽省广德。江淮儿女高高举起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旗帜,不畏强暴,奋起抵抗。
安徽,地处中国东南腹地,南北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抗日战争中具有显著的战略地位。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后,引兵西进,进攻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
同年11月23日,日军直扑皖省广德,尔后由广德直趋芜湖。
12月10日占领芜湖,11日当涂失守。
其后日军兵分四路大举进攻安徽。第一路日军沿津浦路北犯,第二路进攻合肥,第三路从水路进攻安庆,第四路进攻大别山。
仅9个月时间,日军即攻陷安徽8区32县、市,占领宣郎广丘陵、沿江平原、江淮丘陵和淮北平原等大部分地区。
日军入侵安徽后,频繁对城乡进行狂轰滥炸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1937年12月6日上午,日军出动6架飞机对芜湖进行轰炸,过江逃难的人成千上万。
日军飞机发现后即轮番轰炸扫射,一时血肉横飞,江面上漂浮着一层死尸,江水被血染红。
青弋江老洋桥是难民逃向繁昌方向的一个拥挤通道,日军发现后,便集中火力轰炸,大桥被炸毁,死伤居民200多人。
此后,日军飞机连续4天对湾里机场、车站、码头轮番轰炸。号称全国四大米市之一的芜湖商业中心十里长街,以及国货路、吉和街、陡门巷等主要街道,被战火夷为瓦砾。连续数天,烈火硝烟,遮天蔽日,尸骨遍地。
随后,日军制造了巢县温家套、萧县牛眠村、濉溪县渠沟、金寨县茅坪等大屠杀惨案。
牛眠村一地就杀死当地村民和从四面八方来的难民1780余人。淮南和下塘集两个万人坑,坑中白骨累累,至今犹存。
日军在牛眠村制造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案的同时,还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奸淫妇女的惨案。在牛眠村被日军奸淫致死的妇女达100多人。凡日寇侵占较久的城镇,皆设慰安所,强抓中国青年妇女作慰安妇。
此外,日军还在江淮大地上抢劫财物、掠夺粮食和矿产资源。
在马鞍山,1939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共计被劫走铁矿石537万吨。
在铜官山,至1943年3月,计掠取铜3000吨,全部运回日本。
1938年,日军对淮南煤矿进行破坏性开采,7年中,共掠走煤炭430万吨,而地下资源受到的破坏则大大超过此数量。
日寇侵皖的残暴罪行,罄竹难书。据1937年底至1943年的不完全统计,日军在入侵安徽中,共对城乡狂轰滥炸1513次,炸死炸伤14412人,财产损失达397110余万元。
在日寇侵皖的八年中,安徽省近200万老人、孩子、妇女、青年死于日军屠杀和战乱之中。
日军的暴行,引起了全皖人民的奋起反抗。他们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力支持新四军,与日本鬼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抗战全面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关于编组新四军的协议,原活动在闽北、闽东等地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
三支队由张云逸兼任支队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下辖第五、第六团,全支队共2100余人,担任策应第一、第二支队挺进苏南,保卫新四军军部领导机关及后方单位等任务。
1938年6月,日军为了控制长江航运线,以策应对武汉的进攻,命令驻芜湖的日伪军加强攻势。
日伪军沿青弋江不断南犯,驻守在该地的国民党军节节败退。
应国民党第三战区之邀,新四军三支队开赴皖南前线,接替国民党军一四四师在红杨树镇、青弋江、峨桥一带的防务。
10月7日,第三支队进入青弋江西岸的西河镇地区。
西河镇地处长江南岸,迫近日军重兵据守的芜湖和日军在华中的指挥中心南京。
该地本属国民党第三十二集团军第一四四师和第一〇八师防守,两个师的防线以红杨树镇为界。
新四军第三支队接防前,红杨树镇已被日军占领。
第三战区交给新四军的任务是:在敌后侧进行游击战争,袭击敌人,破坏敌人交通,以牵制敌人。但国民党军交给三支队的“防区”却是一片宽100公里、纵深不足50公里的狭长沿江地带。
驻守这一地区的国民党一〇八师、一四四师名义上是和新四军三支队协同作战,但其阵地完全“收缩”至三支队“防区”的后方。
三支队以大局为重,毅然挑起这一地区正面战场的守备任务。
鉴于红杨树镇是防区前沿的一个要点,谭震林等研究后决定:采取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趁敌立足未稳之际夺回该镇。
此后,化装成农民的新四军频繁出现在红杨树镇,不仅很快摸清了敌情,还多次伏击下乡抢劫的小股日军。
十几名作战经验丰富的侦察员利用夜色掩护进入红杨树镇,对日军进行袭击、骚扰。副司令员谭震林亲率两个连埋伏在镇外指挥、策应。
几天下来,搞得敌人身心俱疲,无奈之下只好放弃红杨树镇,狼狈撤回湾沚镇。
三支队收复红杨树镇,极大鼓舞了战区各部队的士气和皖南人民的抗战热情。
为防止敌人反扑,三支队一面迅速构筑工事,做好阻击日军进犯的战斗准备,一面通过集思广益,迅速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运动防御”战术。
10月底,驻湾沚的日军纠集500多人,向三支队的防区南陵东北马家园等地发起进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