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1085章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1085章第一次长沙会战 (第2/2页)

第32军一部则乘机于21日乘夜北渡锦江,击退日军,并于22日收复高安。

23日,日军第l06师团主力开始向修水方向西进。25~26日,日军第106师团一部攻占上富、横桥、甘坊,另一部经九仙汤、沙窝里突进至修水东南约30公里处的黄沙桥。展开对中国第30集团军王陵基部的攻击,30集团军且战且退。

同时,罗卓英急调第60军和第74军对西犯的日军分别进行堵截。王耀武率七十四军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激战于赣北重镇高安,拦截了向长沙进犯的两个师团的日军,有力地配合了长沙会战的主战场。

继而,双方在上富、冶城、甘坊一带展开了拉锯战。

国军以攻为守,调集几个师的兵力向甘坊一带反击,以达到消耗该部日军兵力,阻滞其西进鄂南、呼应湘北的目的。

25日至27日,第184师由南向甘坊攻击,第15师在甘坊西与敌战斗,第183师在甘坊西北的九仙汤、刘庄一带与日军激战。

这3个师的攻势遇到顽强抵抗,未能收复甘坊,但也拖住了日第106师团不能远行。

薛岳想再创一次万家岭大捷,吃掉这个当时险遭全军覆灭的日军特设师团,遂令罗卓英增调第72军和第74军的第57师,连同第183、第184师,将日第106师团包围于甘坊。

但是,该师团居然于10月3日冲出重重包围,并继续西进攻下大瑕街、石街,达到预定的赣北西行最远点。

这时,主战场的日军已经开始后撤,106师团牵制赣北国军的任务已经完成。

5日,薛岳再次电令罗卓英、高荫槐、王陵基督饬所部,务必将日第106师团全歼。

结果,当国军发起进攻时,该师团以反突击冲出国军的重重包围,撤回武宁据守,赣北作战至此结束。

9月21日,集结于湖北通城的日军第33师团,在师团长甘粕重太郎中将指挥下,在鄂南发起攻势。其目的是从东边避开国军沿新墙河、汨罗江设置的两道防线,在平江地区与湘北日军主力夹击部署在新墙河、汨罗江防线的国军第15集团军。

日军第33师团是1939年2月才在日本仙台编成的警备专用三单位制师团,第9战区对鄂南方向进行防御的是杨森的第27集团军。

日军第33师团由通城南犯后,首先以一部兵力向第79军正面阵地南江桥进行佯攻,同时,另以一部兵力准备绕过幕阜山东侧,经白沙岭向长寿街推进。

杨森很快判明日军是企图切断第79军退路,然后加以包围歼灭。他立即向薛岳报告,同时急令通城以南的第20军由西向东侧击日军。

薛岳接到报告后十分震惊。这股日军若是与湘北日军会合,那么部署在新墙河、汨罗江防线的第15集团军就会受到夹击,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急忙调第8军前往增援,同时命令湘鄂赣边区游击总指挥樊崧甫,以大湖山、九宫山方面的部队由南向北尾击和由东向西侧击敌人,对日军构成南北夹击和包围的态势。

22日,日军占领麦市西北的高冲、塘湖市、鲤港;23日,又围攻麦市。第79军第140师因伤亡过重,撤出麦市,随后,在麦市以南地区与赶来增援的第20军第134师并肩战斗,继续阻敌南下。

日军在攻占麦市、桃树港后,继续向南攻击前进。

第20军第133师在苦竹岭、南楼岭、葛斗山一带设防。但因兵力单薄,在日军的进攻下被迫撤走。

次日,第140师1个团经过反攻,夺回南楼岭、葛斗山两高地。日军第33师团被阻止于大白塅、鸡笼山、磐石、箭头、麦市之间,不能前进。乃改向苦竹岭攻击,然后进入修水县之桃树港,向长寿街方向前进。

途中又遭到第20军第133、第134师在白沙岭堵击,第79军第82师及第98师在右侧面的侧击,到桃树港时,又被第140师侧击,伤亡较大,进展缓慢。

30日,日军第33师团攻占朱溪厂,主力进入长寿街、龙门厂、献钟一带,在献钟以西三眼桥与奈良支队先头部队会合。

日军两条战线联成一线,但预计包围的国军15集团军已经后撤。2日,第33师团开始后撤。后经渣津东攻修水策应第106师团撤退。

第79、第8、第20军及第30集团军互相配合,多次对撤退的日军进行截击、夹击。10日,撤退的日军退回通山、通城一带原防地。

第一次长沙会战在湘北主战场打响的时间是9月18日。

日军投入进攻的部队是第6师团、奈良支队和上村支队约5万人,向新塘河以北的国军前沿阵地发起攻击。

在湘北方面担任守备的国军是由关麟征指挥的第15集团军。

其部署是:第52军扼守第一道防线,即新墙河防线,配置在右起杨林街、左至洞庭湖东岸的九马嘴一带。

第37军守备湘阴以北至洞庭湖东岸的江岸;第73军控制着汨罗江地区,构成第二道防线。

日军在攻下第52军两处警戒阵地的同时,也攻占了第52军在新墙河北岸下燕安、马家院等前进阵地的重要据点。

第52军部队被迫撤退到新墙河南岸。

关麟征在接到第52军在新墙河北岸全部警戒阵地和前进阵地失陷的报告后,立即命令第37军除留下1个师守备营田外,余皆调至新墙河南岸,协同第52军守备新墙河南岸阵地。

第37军原防线交给前来增援的第70军守备。

9月23日晨,日军第6师团和奈良支队先是集中80多门火炮向防守新墙河南岸的第52军第2师阵地猛烈炮击。一小时后炮火延伸。

日军第6师团在师团长稻叶四郎中将亲自指挥下,从七步塘附近开始强渡新墙河。但遭到国军的顽强阻击,日落时分,双方仍在新墙河一线对峙着。

但是,日军突然又使出一手杀招,上村支队奇袭营田。

据冈村回忆:“此次会战,我最注意的是驻在江北的第3师团抽出来的上村支队的行动。因为该部队既不熟悉江南的地形,又要进入洞庭湖在敌前登陆,而且要求他们采取大胆行动,楔人敌军侧背。最初还仰仗海军方面的协助,同时将当时被免去关东军参谋转入我军司令部的迁政信中佐,派往该支队担任主要幕僚。9月23日拂晓,接到该支队在营田登陆成功的紧急报告时,才放了心。其后该支队以机动舟艇圆阵突破敌阵等特殊战例,成功地威胁了敌军主力的退路”。

冈村营田登陆这一招,确是薛岳和关麟征都没想到的。营田失守,尤对关麟征的震动最大:

日军第6师团从新墙河正面;奈良支队从右面向他压来,营田上村支队又源源上岸,他的几个军包在中间,陷入三面被围,一面临水之绝境,有被围歼的危险。

他于是在征得薛岳的同意后,立即组织各军后撤。

这个决心下的非常及时,日本军对关麟征的不配合非常不满,大骂关麟征战斗意志薄弱,苦心经营半年到一年的阵地居然都不战放弃。

薛岳在长沙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最后,会议做出了诱敌至长沙郊区实行反包围与敌决战,进而将其歼灭的作战方案,即所谓天炉战法。

什么是“天炉战法”?即是依湖南的地势,左倚洞庭湖,右凭幕阜山,以其间新墙河、汨罗江、捞刀河、浏阳河这四条河做为迟滞日军的依据,并彻底实施“化路为田,运粮上山”的做法,将日军机械化部队的机动力消除。

故总体方针为“后退决战,争取外围”:国军以且战且退做法在四河与幕阜山间游移,攻击然后后撤躲藏,将日军拖入四河之中,最后再以长沙城中主力与外围藏在山林中的部队合围深入四河中的日军。

计划己定,接着,薛岳令战区直辖第4军及炮兵向岳麓山、长沙及其东北地区前进,占领进攻出发阵地。

第9战区前线指挥所则移驻渌口。

为了争取蒋介石的“对日寇迎头痛击”军令,薛岳那一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直接与蒋通话,表达自己坚决抗敌,死而后已的决心。

蒋介石开始还耐心地与薛岳通话,劝他“稍安勿躁,静待时机”,后来看到说服不了薛岳,就干脆不接他的电话了。

一心想抗击日寇的薛岳将军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没有办法,只好直接打电话去找蒋夫人宋美龄了。

薛将军对宋美龄说,“请转告委员长,敌人再敢向我长沙逼近一步,我就要立即开打了!”

此话经宋美龄转告蒋介石后,蒋又急得连续向薛将军打电话,但薛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接电话了,只让参谋人员回话说,“薛长官上前沿阵地了,不知道何时能回来。”

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得让白崇禧(时任桂林行营主任,长江以南地区的作战统由其指挥)、陈诚(时任第9战区司令长官)前往长沙传达方案,并协助薛岳指挥作战。

他们在渌口以南一个小车站附近的小学校内临时搭设的指挥所里,见到了正在指挥作战的薛岳。传达了蒋介石关于不守长沙的作战方案。

但是薛岳却强调湖南所处战略地位重要,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作为军人,该誓死保卫它。而且他还表示要与长沙共存亡。

白崇禧无奈,只好搬出蒋介石,要其服从命令。

薛岳一副豁出去的激动,“长沙不守,军人的职责何在!”

陈诚觉得这样争论下去无济于事,和白崇禧商量后决定将薛岳的意见报告给蒋介石,以便重新做出裁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