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百团大战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战役。
因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史称“百团大战”。
它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战役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摧毁正太路交通。
第二阶段(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继续破坏日军交通线,摧毁日军主要据点。
第三阶段(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战役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百团大战破袭重点是由石家庄至太原的铁路、敌军据点、铁路沿线的井陉、阳泉煤矿和白圭至长治铁路及平汉路北段,当时防守在这些铁路沿线的,是日军独立混成第8、第4、第9、第3、第16旅团,和第36师团、第110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第15旅团。
根据八路军战报统计,参与作战的日军计有第110师团及25师团全部,41师团、26师团、36师团各2个联队,37师团及35师团各1个联队,第1第2第3第4第5第7第9混成旅团全部,第15第6等独立混成旅团各一部?
此外还有伪治安军、伪蒙军、伪满洲国军、伪警备队、伪警察、伪宪兵及特务机关和所有移民等。
1940年4月9日,德国出兵占领丹麦,突然袭击挪威,击退英法远征军后,于6月10日占领挪威全境。
5月10日德军入侵西欧。
5月15日、28日,6月22日,荷兰、比利时、法国先后投降。
英军退出欧洲大陆,英国本土受到入侵的严重威胁。欧洲战局刺激了日本迅速压服中国以利下一步争夺亚洲、太平洋地区霸权的欲望。
5月10日,日本陆军省制定了《以昭和15、16年为目标的处理中国问题策略》,并在5月18日召开的陆军省、部首脑会议上正式通过。
其要点是,在1940年底以前,进一步统一与加强政略、战略和谋略,以全力迅速迫使国民党蒋介石政权屈服。
根据这一《策略》,日军把重点放在对国民政府的政治诱降上,对当时正在香港与国民党秘密进行的“桐工作”寄予了极大期望。
为配合“桐工作”,日本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封锁和军事压力。
为切断中国西南方面的国际交通运输线,日本趁英法在欧战中遭受严重失败,在亚洲势力减弱之机,进一步对英法施加压力,威胁它们封锁中缅、中越国际交通线。
6月20日,法国同意全面封锁中越边境,准许日本军事人员入越监视对华禁运情况。
7月12日,英国通知日本同意关闭滇缅公路,并于16日正式宣布:
自7月18日起,3个月内禁止通过缅甸向中国运送军械、弹药、汽油、载重卡车及铁路材料,香港亦同时禁运。
英法的绥靖政策使处于抗战困难的中国武器进口减少约51%。
国际背景如此黯淡,国内背景也堪忧。
1939年入冬以来,日军推行“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正太铁路是日军施行这一政策的重要支柱之一,日军在铁路沿线大小城镇、车站和桥梁、隧道附近,均筑有坚固据点,各以数十至数百人的兵力守备,并派装甲火车巡逻。
铁路两侧10至15公里的要点,筑有一线外围据点。日军称正太铁路沿线是“不可接近”的地区,用它隔绝八路军总部、第129师活动的太行抗日根据地与晋察冀边区的联系,并以它为依托进攻抗日根据地。
1939年底至1940年春,国民党在华北挑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向山西新军和八路军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使日军“囚笼政策”得以趁机推行,给抗日根据地造成严重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1940年春,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和到太行山八路军总部的聂荣臻讨论确定破袭正太铁路。
1940年5月1日,日军发动了武汉会战以来规模最大的枣宜会战,在广东方面发动了良口作战,企图对中国政府加强军事压力。
在枣宜作战中,日军本无意于长期占领宜昌,但受德军6月14日占领法国首都巴黎的鼓舞,改变初衷,决定占领宜昌,以便直接威胁重庆,动摇国民政府的抗战意志。
日军航空兵以宜昌为基地,使5月18日开始的日军航空兵对大后方的战略轰炸进一步升级。
日本全面加强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军事进攻和政治诱降,给抗战增加了更大的困难,国民党内一些人更加动摇,妥协投降危机空前严重。
为克服这一严重危机,中共中央在1940年7月7日发表的《中共中央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中指出:
日本“企图用封锁我国际交通线,向我正面进攻及举行天空轰炸等加重压力与加重困难的办法,达到其分裂中国内部,逼迫中国投降之目的”。
“现在是中国空前投降危险与空前抗战困难的时期”。
号召“全国应该加紧团结起来,克服这种危险与困难”。
于是,八路军总部决定把酝酿成熟的破袭正太路设想付诸实施,出击敌后交通线,给敌华北方面军以有力打击,粉碎日本的企图,以利全国局势好转。
1940年7月22日,八路军总部向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下达了《战役预备命令》,同时上报中共中央军委。
《命令》在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后规定直接参加正大线作战的总兵力应不少于22个团。
要求晋察冀军区派出10个团,第129师派出8个团,第120师派出4至6个团,总部炮兵团大部、工兵一部也参战。
在其他铁路配合作战的兵力,由各区自行安排。
1940年8月8日,八路军总部下达《战役行动命令》,确定了战役部署及作战地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