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1117章反扫荡

第1117章反扫荡 (第2/2页)

8月23日,大扫荡仅仅进行了10天,深陷重围的聂荣臻就支持不住了,他给一分区的杨成武发去电报:火速派老一团前来解围!

早在8月初的时候,杨成武就知道,鬼子肯定要扫荡他的一分区。

每次大规模扫荡之前,各分区都要囤积物资、集结部队,同时还要准备车马和民伕,这已经是常态了,八路军和日本人都知道这一点。

因为,扫荡本身不是秘密,扫荡的路线和时间才是秘密。

杨成武的心里也是比较紧张的。鬼子这次行动规模前所未有,周边各分区形势如此凶险,一分区却一直没有动静,显然不是鬼子忘了他们。

杨成武下令,立即统计各团的情况,包括能参战人数、伤病员及枪弹情况等,统计结果火速上报。

这是杨成武作战前,调查研究的重点事项。只有通过这种调查,才能了解各主力团的最新状况,从而推测出一分区能打什么规模的仗、能同多大规模敌军进行对抗!只有掌握了这些关键资料,才能做到心里有谱。

司令部调查完,很快把数字报了上来,结论非常简单:一分区的老兵和弹药都在1940年消耗得差不多了,至今得不到有效补充,没有能力跟鬼子硬拚。

杨成武叹了一口气,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但真要面对的时候,心情还是分外沉重。

不能硬拚,就只能一面掩护老百姓逃难、一面跟鬼子捉迷藏。

此时的主要对手,是日军110师团110联队长水上源藏大佐(大扫荡结束后10月份升为少将)。

于是,一分区开始大规模精简。指挥机关留下副司令高鹏、参谋长黄寿发、政治部主任罗元发、地委书记王国权、行署专员李耕涛,其余只留作战科、情报科、通讯科一部分人,机要科全体人员,政治部只留几个,总共三四十人。

其他机关干部都下到各情报站(电话站),或者单独找地方隐蔽。战线剧社100多人,身强力壮者下到各部队,妇女小孩躲上狼牙山。

杨成武给自己留的人马不多,随身的警卫班、侦察班加起来只有20人不到,外围部队则是警卫连、侦察连、一团第三连。

其中警卫连战斗力比较强,共有220人,配12挺机枪、4个掷弹筒,班长和战士都是老兵,排长则是各团连长中挑选的,属于军分区精锐。

侦察连也有近200人,训练有素,基本上是日式装备。

一团三连是红军老连队,战斗力很强。

这三个连总共500多人,战斗力可以同一个团相当,小股日伪军碰到他们,讨不到什么便宜。

除掉三个连外,杨成武还带上了20团,以及涞源支队。扫荡开始的时候,他们将跟随分区机关一起行动,然后中途分开,把鬼子引到山沟里打转。

驻在北娄山村的一分区司令部开始组织疏散了。大家都知道,这里是司令部重地,鬼子肯定要来扫荡一番,因此不光机关要疏散,老百姓也要提前疏散,既是为了他们安全,更是保密的需要。

可是谁也没想到,大家都忙着撤走,杨成武的房东却没有动的意思。

房东是值得尊重的人,战争期间又不付房租,人家愿把房子让给你住,这便是一份人情。是人情就得还。

看到房东一家不想走,训练科长李青川就去商量,是不是有什么困难、缺粮米衣被,八路军可以帮忙解决。

李青川是一片好意,可是那位房东的回答,却让人瞠目结舌。

房东告诉李科长说:“我们全家早合计好了,到哪儿,都不如跟着杨司令安全,我们就跟着杨司令一起转移。杨司令走到哪儿,我们就跟到哪儿,这么多领导都在这里,发现了鬼子,也有八路军给咱顶着,跟着杨司令和这些领导,再安全不过。”

听到李青川的汇报,参谋长黄寿发鼻子都要气歪了。这么多干部都没资格跟司令部疏散,一个老百姓,竟然把自己跟领导放在一起,叫什么事呢?!

光有一户人家跟着,也不算大事。问题是,房东老农不管什么保密,直接把想法跟其他人都说了,结果北娄山村的老百姓觉得有道理,不少人都不走了,纷纷聚在一起,等着跟杨司令一道行动。

事情到这一步,就比较严重喽,因为目标太大会暴露行踪,还可能混进敌特,黄寿发只好向杨成武汇报。

时年27岁的杨成武沉思了一会,说了一段极有水平的话:“这也难怪,战争年代,求生是每个人的基本意愿,谁不想活下去呢?老百姓也不例外。老百姓既然认定跟着你八路军最安全,你哪儿还能把老百姓从身边赶走呢?”

黄寿发沉默了。他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战争的残酷,绝不会那么简单。

8月10日前后,日军对晋察冀军区发起大规模进攻,杨成武一方面收缩兵力严阵以待,另一方面将1、3、25团的侦察连集中起来,组成侦察营突击平汉铁路。

按他的经验,袭击铁路线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牵制对手。没想到,日军兵力极为充足,铁路沿线前后防范严密,侦察营都是轻火力,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8月23日,在一分区狼牙山的东、北两面,日军21师团驻保定的机动部队,开始了正式的“铁壁合围”作战,从徐水迂回易县、紫荆关。

第二天,南面的110师团所属部队也出动了,从保定、望都、完县、刘家台完成合围。

徐水的敌人占领了金坡、苑岗、上下铺,此时狼牙山已经被三面包围,只有西面通向涞源方向还有个口子。

日军重兵入境,迅速占领了交通要地南管头村。军分区司令部则在前一天,从北娄山村秘密转移到旁边的周庄,北面不远的岭东村,已有数百日军进驻,两边不过几小时路程。

两天时间里,周庄白天没有一点人烟动静,仿佛无人的死村,500多八路军跟100多老百姓全部藏在屋内,靠干粮冷水充饥,天黑后才悄然生火做饭,所有人都知道,下一步就是刺刀见红的决斗。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杨成武收到了聂荣臻的电报,要求把镇守狼牙山的一团调出去,救援军区总部。

杨成武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是有相当准备的。此刻的问题,是他手上兵力也不足。一分区总共有1、3、6、20、25、34团,看上去兵强马壮,其实状态堪忧。

3团去年损失太大,现在还都是整训的新兵;6团实力不强,20团和34团都是小团,25团又不适合打伤亡大的硬仗。

考虑到军分区有好几万老百姓需要掩护转移,这几个新兵成群、弹药不继的团是远远不够用的。

一分区看上去家底大,可是地盘也大,每个团都有自己的防区,也都要保证防区内的军民安全。

狼牙山地区是一分区防御体系的核心,所以才派一团镇守,把它调走了,就等于狼牙山腹地十几里全部洞开,日伪军将畅通无阻,无人能挡住他们进犯的铁蹄。

狼牙山很重要,但是军区总部的安危也很重要。每次聂荣臻有难的时候,杨成武都会派一团去解围,所以这一次,杨成武也没有犹豫,咬着牙准备再次派出老兵最密集的一团。

一分区的团级编制里,除侦察连外,一个大团应该有12个连,老一团比较特殊,杨司令在里面搞了13个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