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1117章反扫荡

第1117章反扫荡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1941年5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对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的大扫荡开始了。

不过,起初,日军并不是针对晋察冀军区总部,而是周边地区。

5月底,日军对冀东发起了一系列进攻;6月又对冀北的白洋淀地区发起进攻,同时对平西挺进军进行扫荡。

1941年的晋察冀根据地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是晋察冀军区的一、二、三、四军分区加雁北地区,冀中军区,以及平西挺进军。

这3个单位的最高领导都是聂荣臻,平时则分别由聂荣臻、吕正操、肖克指挥。

日军向冀东、冀北、平西大举进攻,显然是要切断对手跳到外线的路,以便集中兵力,对付内线的八路军。

扫清周边之后,7月9日,华北方面军正式下达了《晋察冀边区肃正作战命令》,计划全面进攻的那一天,是8月12日。

这个时候,日军的第一个目标,才是位于河北阜平的晋察冀军区总部。

日军开始动手的时候,晋察冀正面临疾病的严重威胁。严格来讲,聂荣臻此时能够直接指挥的,只有4个军分区,大概属于北岳山地,打游击方便。

但是这个地方穷哇,粮食产得少,全靠冀中根据地支援棉粮,才能保障起码的生存需求。

冀中虽然产粮,却不产医药,根据地此时出现疥癣等流行病,病员一度达到半数以上,甚至出现“出院不如入院多”的情况,十分不适合应对大规模战役。

如此严重的状况,自然瞒不过日军。因此八路军只能一面治病,一面精简机关,应付大扫荡。

通常情况下,如果兵力弹药比较足,八路军会选择截击扫荡的敌军,但是经过几年消耗,根据地实力严重受损,兵力和弹药储备都不足跟数万日伪军硬抗,所以只能打游击。

具体做法是,埋藏物资、坚壁清野、精简机关,由地方部队和民兵掩护老百姓转移,正规军则同敌人周旋,伺机攻击对方的补给线和后方,将对方拖到粮弹耗尽,不得不撤出根据地为止。

以往的扫荡,都是日军旅团或师团一级组织,相互间很少统筹协调,物资储备也有限,持续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因此八路军能够用空间换时间的办法,逼得日军退出根据地。

但自百团大战后,从1941年开始,日军正式把八路军当成了战略对手。拥有后方工业优势的日军,决定利用交通上的优势,调集充足的兵力物资,与对手打持久战和消耗战。

这是晋察冀军区的聂荣臻、杨成武们绝对无法匹敌的。

对于自身的优点和劣势,日军同聂荣臻都了然于胸,并且在纸面上推算了无数遍,力图给自己找到一个最有利的解决办法。

首先出牌的,是聂荣臻。

从7月23日起,晋察冀北岳地区同冀中一道,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破路、破电杆活动,并且还对一些小据点发起了进攻。

单从数字上看,聂荣臻的破袭活动还是有效果的,因为各军分区都报上来一堆数字,累计破坏了多少公路桥梁、缴获多少电线。

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问题,因为各军分区缴获的枪支弹药极少,杀敌数字也不多,而且都是伪军,很少有日军在内。

很明显,日伪军知道对手攻坚能力差,早就囤好了物资缩在碉堡里,任由八路军扒路拆杆,死活不肯出头。

看来,聂荣臻的先发制人没有起到多大效果。

8月13日,日军的大举进攻正式开始。

华北方面军制订扫荡计划的时候,指挥官是多田骏,等到执行时,已经换上了冈村宁次。

面对前期初试牛刀已显疲态的八路军,日军先是严密封锁边界线,然后依据公路、碉堡进击二分区和雁北。

同时向东南方向的冀中七分区佯动后掉头西北攻击三分区,对阜平造成夹击态势,企图一举吃掉聂荣臻的晋察冀军区总部。

虽然对日军的动向十分了解,甚至还猜到了日军的打算,但是非常明显的是,聂荣臻的反应十分乏力,因为他无论如何想不到,华北方面军出动的规模。

1941年的大扫荡,华北方面军有21、26、34、36、41、110六个师团派出了数量不等的部队,加上几个混成旅团,连同配合的伪军、警备队等,一共有6万人之多。

还有日军的训练水平和弹药物资更处在绝对优势,无论聂荣臻如何精明,甚至猜出了鬼子的进攻方向,他都难以招架。

在凶猛的进攻下,郭天民的二分区首先出现问题。

日军大部队长驱直入,郭天民只能依托山地苦苦周旋,几天之后,聂荣臻不得不下令,二分区三个主力团立刻撤出腹地,跳到外线继续作战,不要再纠缠!

三分区实力薄弱,雁北地区没有主力团,再把二分区让出来,阜平总部就陷进夹击里了。

但聂荣臻实在没有别的办法,因为形势很清楚,二分区大部分地方已经沦陷,三个团再不撤,就要被包围歼灭,与其人地两失,不如暂时后退。

日军的进攻如此凶猛,二、三分区先后被突破,聂荣臻倒不很担心,因为战前早就有相关的准备。

根据地这么大,军区总部又没说非要在阜平,等鬼子打过来时再转移就行了。

从各方面情报看,鬼子的突击封死了东西方向,但是南面却拉开了一个大空档。

顺着这个空档,聂荣臻可以带着军区总部机关,渡过沙河南下四分区,在那里继续指挥作战。

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聂荣臻自信满满地带着大队人马来到沙河,然而他骇然发现,河那边原来不是空档,是埋伏好的鬼子!

作为八路军的对手,不管是多田骏还是冈村宁次,军事素质都是一流的。他们很清楚,想占领一个地方容易,要抓住八路军的指挥机关或部队主力,却是难上加难。

所以在这次精心准备的大扫荡里,他们没有一味蛮干,而是精心设了一个局,让主力东西突击阜平,故意在南面闪开一个口子,好诱聂荣臻去沙河。

这一计果然奏效,八路军来了,敌人高兴极了。一一接下来就是把军区总部团团围住,再吸引其他八路军前往援救,最终一网打尽。

聂荣臻不是神仙,算不到鬼子的计谋,所以他带着军区机关和后勤部门、学校,一头扎进了敌人的包围圈。

更严重的是,在包围圈里,他还碰上了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以及北岳区的机关大队,大家都想从沙河突围,结果全部掉进了日军布下的口袋里。

此时,二、三分区自顾不暇,军区警备部队数量极其有限,包围圈里的两万来人大部分没有作战能力,随时有可能遭遇鬼子,迎来惨烈的大屠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