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5章重建新四军军部 (第2/2页)
中共中央电告叶挺:“中央决定,一切军事、政治行动由叶军长、饶漱石(东南局副书记)二人总负责,一切行动决定由叶军长下。”
叶挺组织部队分批突围,以保存实力。14日,在饶漱石的建议下,为营救被困在山上的部队,叶挺下山与敌谈判,结果被扣入狱。
饶漱石见叶挺迟迟不归,感觉凶多吉少,便组织部队分头突围,历经险阻,终于在17日下山,脱离危险。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受伤后,为了不拖累战友而自杀。
3月12日,项英一行经近两个月的转移和隐蔽,到了赤坑山上的蜜蜂洞。
项英和周子昆身上带着大量作为新四军军费的金条,却引来了杀身之祸。
13日凌晨,副官刘厚总见财起意,枪杀了项英和周子昆,取走了他们的武器和随身携带的黄金、银元和金表。
刘厚总隐姓埋名,“消失”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1952年被人认出,随即被逮捕枪决。
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蓄谋已久的阴谋行动。9000余人的皖南新四军部队,最后突围出去的只有两千人,新四军军部遭受重创。
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当局控制舆论,企图混淆视听,掩盖真相,将事变的责任推给新四军。
1月17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污蔑新四军为“叛军”,宣布“撤销”其番号,进一步将反共高潮推向顶点。
皖南事变和国民党当局的倒行逆施引起世界舆论哗然。
美国《远东新闻简报》评论说,“1月17日重庆颁布解散新四军的命令……据公布之解散理由,则为新四军不服从命令与攻击中央军队。但据最近各方面发表之消息……则此次事变内容决不只是所谓军纪问题,而是告诉我们国共两党的摩擦,现在已达到了危险点……“
”新四军的部队,已有十分之九渡过长江,留在长江南岸的不及一万人,其中大半为非战斗员。这些部队,在他们正在北调的行程中,却被中央军突然围攻大肆屠杀……”。
菲律宾9个华侨团体联名致电蒋介石:“解散新四军,影响团结甚大。失地未复,祸起萧墙,自损国力,复令敌寇坐收渔利,实深悲痛。恳请钧座俯顺下情,恢复新四军,释放叶军长,以利团结抗战,不胜企盼之至。”
印度尼西亚《民报》刊发评论《勿为亲者痛仇者快》,菲律宾《建国报》发表社论《枪口一致向外》……
1941年1月20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军委发言人名义发表谈话,揭露国民党当局的反共阴谋,抗议其武装袭击新四军的暴行,要求国民党当局以大局为重,取消1月17日的反动命令,惩办祸首,释放叶挺,废止国民党一政专政,实行民主政治。
华北、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军民也纷纷集会,强烈声讨国民党顽固派的罪恶行径。
八路军、新四军做好了随时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武装进攻的准备。
同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
1月23日,新四军将领向全国发布就职通电。
25日下午,新四军在苏北重镇盐城隆重集会,庆祝重建军部。新四军新军部正式成立。
新军部以华中总指挥部为基础组成,华中总指挥部的后方政治部改为军政治部。
当天,会场布置得庄重而简朴,主席台上临时摆放了几条木桌,上面铺了块台布。
会上,首先宣读了中共中央军委关于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接着又宣读了新四军领导人的命令和通电。
陈毅发表就职演说。他说:“皖南事变我们损失了老军部,现在新军部又建立了,皖南事变我们有几千个指战员牺牲,但我们今天还有9万人的强大力量。”
“有了民众及抗战军队一致团结的力量”,我们“一定有把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重庆当局发出一个反革命命令,撤销新四军,我们置之不理。因为,我们拥护共产党恢复新四军的命令,我们拿革命的命令来反对反革命的命令,拿抗战的命令打倒破坏抗战的命令!只要我们坚持抗战,坚持斗争,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接着,刘少奇讲述了皖南事变的经过,号召全军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团结,坚持抗战,提高警惕,随时准备粉碎敌、伪、顽的进攻。
重建新四军军部的行动极大地振奋了全军官兵。
担任重建后的新四军政治部秘书长的邓逸凡回忆说:“对于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同志们感慨万千,一直谈论到深夜。它标志着新四军将会有一个伟大的发展,有一个胜利的将来。”
2月26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活动于陇海路以南的八路军部队也列入新四军的建制,全军扩编为7个师并1个独立旅。
第1师由原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整编而成,师长粟裕,政委刘炎,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下辖1、2、3三个旅,活动于苏中地区。
第2师由原江北指挥部所属部队整编而成,师长张云逸兼任,政委郑位三,副师长罗炳辉,参谋长周骏鸣,政治部主任郭述申,下辖4、5、6三个旅,活动于淮南地区。
第3师由八路军第5纵队整编,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参谋长彭雄,政治部主任吴法宪,下辖7、8、9三个旅,活动于苏北地区。
第4师由八路军第4纵队整编,师长兼政委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肖望东,下辖10、11、12三个旅。另辖肖县独立旅,活动于淮北地区。
第5师由原豫鄂挺进纵队整编,师长兼政委李先念,参谋长刘少卿,政治部主任任质斌,下辖13、14、15三个旅,活动于鄂豫湘赣地区。
第6师由江南所属部队整编,师长兼政委谭震林,参谋长罗忠毅,下辖16、18两个旅,以及东路、西路保安司令部,活动于苏南地区。
第7师由无为游击队、第3支队挺进团和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部队整编,师长张鼎丞,政委曾希圣,参谋长李志高,政治部主任何伟,下辖19旅和挺进团,活动于皖中、皖南地区。
独立旅由八路军第115师教导第5旅组成,旅长梁兴初,政委罗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