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1148章石井坑守备战

第1148章石井坑守备战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第三次军部保卫战发生在皖南事变期间,史称“石井坑守备战”。

广义上,皖南事变中的战斗大多属于保卫新四军军部的战斗,但是,唯有石井坑周围的战斗是由叶挺军长直接指挥、围绕军部展开的固守待援战斗。

在皖南事变中,石井坑守备战是新四军皖南部队最后一场有组织指挥的战斗。

面对国民党军形成的越来越小的包围圈和极度疲惫的我军部队,叶挺决心在石井坑固守,就此展开了石井坑守备战。

他以军长名义发出告全体指战员书,说明革命战士之职责,并鼓励大家勇气,最后要指战员们尽量休息,恢复疲劳,整顿所部,准备作最后之牺牲。

叶挺军长决定立即在周边控制制高点,建立起防御。

具体部署是:二纵老三团占领石井坑西南的东流山北高地、石井坑西北的香炉墩高地,向西、向北坚守。

二纵新三团占领石井坑东北白山(石山)高地和石井坑北部狮形山高地,向东、向北坚守。

三纵老五团占领石井坑东南东流山制高点,向南、向东坚守。

军部特务团和教导团为机动。

东流山制高点是最重要的阵地。东流山先是由教导团(原称教导总队)守卫,全团以干部学员为主,枪支配备不齐,而且步枪上也没有配刺刀,他们靠手榴弹和夺取敌人武器御敌。

10日6时许,军部教导团工兵队到达东流山下时,国民党第四十师第一一九、第一一八团一部已占领东流山山顶。

上午,工兵队经过奋勇冲杀,在教导团其他队支援下,直至黄昏才夺回了东流山制高点,工兵队队长、指导员、副队长全部牺牲,全队只剩下10来个人。

叶挺见到老五团,大声说道:“你们五团是支过硬的老红军部队,在场的许多同志从30年代就已经屡建战功,今天军部把坚守东流山的任务交给你们,大家一定要坚守住东流山阵地,东流山不能丢!”

说着,他用手杖指着山凹里的指挥所说:“我叶挺就在这里指挥,跟同志们同生死、共存亡!”

听到军长的誓言,老五团这支以福建崇安红军为骨干组建的部队士气大振,转身向山上奔去,团首长立即指挥全团上东流山占领有利地形,抢修工事。

为稳定部队,叶挺指示清查人员、设立警戒,并首先解决部队吃饭、休息问题。

为筹集粮秣,临时设立了粮食委员会,由军需处副处长张元培负责,粮食委员会人员会同军部政治部人员调查当地粮食情况,向村民解释购粮的需要。

石井坑当地民众,虽然粮食已被国民党军搜去大半,但都愿尽其所有售给新四军,有几户村民还坚决不肯收钱。

村中各户所养的大、小猪,都自动交给粮食委员会。叶挺将自己的战马也交出来宰杀。

10日,叶挺、饶漱石致电胡服(刘少奇)转延安党中央:“支持四日夜之自卫战斗,今已濒绝境,干部全部均已准备牺牲。请即斟酌实情,可否由中央或重庆向蒋交涉立即制止向皖进攻,并按照原议保障新四军安全移江北及释放一切被捕军部工作人员。”

叶挺草就一份电报稿,发给延安毛泽东请其转发给重庆蒋介石委员长(当时军部与重庆方面不能直接通电),仍希望国民党方面能够解围。

其中一段大意为:今四面被围,弹尽援绝。如委座以为新四军仍系抗战部队,而职仍系抗战军人,则恳立即命令各友军解围。如获成全,职当立即来渝请罪,虽死不辞。

10日下午,前日离队的项英、周子昆、袁国平等人和李一氓等一行人,都未能突出重围,先后随老五团也来到石井坑,情绪沮丧。

项英关于离队经过致中共中央电:“今日已归队。前天突围被阻,部队被围于大矗山中,有被消灭极大可能,临时动摇,企图带小队穿插绕小道而出。因时间快要天亮,曾派人〔请〕希夷来商计,他在前线未来,故临时只找着国平、□□及□□同志(□□未同我走)。至9日即感觉不对,未等希夷及其他同志开会并影响甚坏。今日闻五团在附近.及赶队到时与军部会合。此次行动甚坏,以候中央处罚。我坚决与部队共存亡(请胡服转中央)。”

叶挺召开高级指挥员会议,说明当前处境及坚定作战之决心。与会全体表示同意。随即将汇聚到石井坑的部队编制为4个队,并以一部为总预备队。

会后,各队按部署分驻防地。

随军部行动的5部电台奉命砸毁了4部,销毁了全部联络文件,只留下1部电台,凭记忆的密码与党中央、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保持着联络。

10日,国民党军一线部队第四十、第一四四、第七十九、第五十二、第一〇八师,已对石井坑形成合围,局部进攻不断。

11日,叶挺军长指挥在石井坑初步形成环形防御:教导团坚守东流山(后由三纵老五团接替,团部和一营守东流山主峰,二营长陈仁洪带二营、三营守东流山的另一主要高地长龙山,亦说三营守东流山主峰东北边的东头山,后老三团一营前去接防)。

特务团未突围的三营由二营政委雷光熙率领,自动加入长龙山守卫,后来军部派张云龙参谋接管三营指挥。

二纵老三团二营固守石井坑西南东流山北高地,向西防御,三营坚守石井坑北香炉墩高地,向西北防御。

二纵新三团在石井坑东北,一营坚守白山高地,向东防御,二营坚守狮形山以北2里路的高地,向北防御,三营随团部在白山西侧高地。

二纵的纵队指挥所在狮形山的东山南侧。

另有回忆石井坑守备战的部署如下:二纵为主力拱卫在石井坑周围,老三团二营(缺坚持在丕岭的四连)在石井坑西南东流山以北高地,向西坚守。

石井坑西北香炉峰高地,由老三团三营向西、向北坚守,

石井坑东北白山高地,由新三团一营向东坚守;石井坑狮形山以北2里路的高地,由新三团二营向北坚守;石井坑白山西侧高地,由新三团三营随团部守卫;狮形山的东山南侧为纵队指挥部。

一纵余部坚守在白山西北。三纵老五团、教导团坚守在石井坑东南的东流山(教导总队政治处主任余立金指挥的教导团部署在东流山一带:工兵队抢占东流山制高点;其他部队主要应对茂林方向,一队、二队为主力,并相机夺取大康王庄,三队、四队随一队、二队左翼攻击茂林方向;机炮连架起全军仅有的2门82毫米迫击炮及2挺“马克沁”重机枪构成火力支援)。

特务团2个营余部坚守在薄刀岭(有说在长龙山)。

11日上午,叶挺军长召开军部会议,检查受挫原因,研究行动方案,决定缩短战线,加强工事,以少数钳制多数,控制1个团以上的兵力,选择国民党军弱敌予以打击,再视情况决定下一步行动。

随即,叶挺报告中央:一、顽敌四十、一四四、七十九、五十二、一〇八各师,已于今日合围,预计明晨会总攻。二、顾〔祝同〕已下生擒我等之命令。三、我们方针:缩短防线,加强工事,以少数钳制多数,控制一个团以上强力,选择弱点,俟机突击,给以大打击后,再做第二步,能突破当更好。四、现士气尚佳,惟粮弹不济,不能久持。本军五昼夜不停与五六倍之敌激战于重围,计划又告失败,现将士疲劳过度,只好固死一拼。

11日上午,国民党军对石井坑发起了第一次总攻击,被新四军守备部队打了下去。

其中,东流山争夺战最为激烈。国民党第四十、第一四四师反复猛攻东流山一线,均被我老五团、老三团、教导团顽强击退,第四十师还被毙、伤旅长各1名。

11时许,国民党军重点进攻我教导团工兵队的阵地,军部参谋刘奎率工兵队先后打退10余次冲锋,虽然我教导团机炮队和第一、第三、第四队增援,但敌军仍然突破了我军阵地,攻占了东流山一处制高点。

下午2时许,西首岭失守。下午3时,国民党第四十师一一九团和一一八团报告上级,已将“东流山之最高峰”“占领大半”,5时“全部占领”东流山。

傍晚,东流山3个较高的山峰相继失守。担任教导团总指挥的余立金组织教导团剩余人员展开反攻,先后收复东流山3个较高的山峰,但不久又被国民党军夺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