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就像《新四军军歌》里写的一样: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在长达8年的时间里,新四军对敌发起了无数次大小战役,有力的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
时隔几十年后,这些经典的战役,依然值得我们去回顾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看1938年7月10日的新塘战斗,此战斗是一个经典的伏击战。
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2营部分部队在南京至句容公路上的新塘附近成功设伏。
10日上午,9辆载着日军100余人和重武器的汽车从南京向新塘驶来。日军一进入新四军的伏击圈,即遭到猛烈袭击。
日军下车顽抗,激战约半小时后,日军从句容县城和汤山镇又派出援兵500余人,并在汽车、坦克、骑兵和飞机掩护下,向新四军逼近。
新四军并没有恋战,打扫完战场遂迅速转移。
此次战斗持续约1小时,毙伤日军40余人,击毁敌汽车两辆,而新四军无一伤亡。
这虽是一个小战斗,但整个战斗过程(包括打扫战场)步骤紧凑、干净利落、一气呵成。
1938年8月新四军在皖南小丹阳一带粉碎日军“扫荡”的战斗。
8月22日,日军为保护京(南京)沪(上海)、京(南京)芜(芜湖)铁路的交通运输,集中4500余人,在20余架飞机及坦克、大炮掩护下,分八路向安徽当涂县小丹阳、鸡笼山一带新四军驻地进攻。
新四军第2支队以小部兵力进行阻击,主力在小丹阳对敌一路给予打击后,跳至外线,对当涂之敌和南京、江宁县陶吴镇等地日军进行袭击。
第1支队发动地方武装和人民群众,对京杭、京沪、句容、丹阳等铁路、公路展开破袭。
至8月26日,日军被迫退却。此次战斗共击毙日军20余人,击伤30余人,缴获喷烟筒60余个、军用品一批,并收复了小丹阳、薛镇、护驾墩、横溪桥、桑园铺、博望等地,粉碎了敌人的“扫荡”。
这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战役,战场上瞬息多变。但整个战役期间,新四军协同作战默契、各个环节丝丝入扣,并且做到了新四军无伤亡。
1939年1月新四军的首次长途奔袭战斗更是奇巧。
1月18日,新四军第2支队第3团由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率领,从江苏省高淳县与安徽省当涂县交界地区踏雪冒雨出发,长途奔袭安徽省芜湖日军飞机场附近的伪军据点官陡门。
20日傍晚到达当涂县亭头镇,即派小分队封锁南北通路,监视黄池镇、青山街的日军。
突击部队以木船、绳索渡过青山河,然后跑步奔袭,于21日凌晨4时抵近官陡门,冲进伪军据点。
此次战斗,从开始攻击到解决战斗约8分钟,连同清扫战场总共不足半小时,全歼守敌300余人,其中俘57人,缴获机枪4挺、长短枪70余支。
1940年5月14日三官殿伏击战,新四军挺进纵队刚返回江都大桥吴家桥地区,日伪军300多人分三路从仙女庙出发,向大桥地区猛扑。
随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大部分日军被消灭。
这次战斗共毙伤日伪军40余人、俘虏20余人,缴获各种重武器近百件,弹药近万发,军用物资能装60辆大车,极大支援根据地抗战,新四军此役大获全胜。
1945年12月的高邮战役,是新四军对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战,也成为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抗战史上浓墨重彩的经典战役。
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数月,高邮日军仍拒绝向新四军缴械投降。
12月19日至26日,华中野战军第七、八纵队、新四军华中军区,对拒不投降的日军坚决予以消灭。
此战,新四军全歼日军高达1100余人、伪军4000多人,缴获各种火炮80余门、枪6000多支。
此役彻底拔除了残存在华中解放区内的最后的日军据点,歼敌战绩居华中新四军抗日战争之最。
还有很多对日战斗或者战役,有的规模不大,但是意义却非常重大,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都有效的阻击了日军的进攻,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势如破竹的初期胜利,让侵华日军的野心也膨胀起来。日伪军企图仿效顽固派国军,再制造一个“皖南事变”,决心集结江南和苏中的重兵突击摧毁新四军军部。
1941年7月,日军调集驻苏中的南浦独立混成旅团(直辖5个大队和1个特种兵大队)全部、第15师团和第17师团各一部共计7000余人,附属伪军第1集团军(原国军苏鲁战区游击纵队副总指挥李长江率8个支队投敌改编)和第2集团军(原国军江苏保安第8旅旅长杨仲华率部投敌改编)1万余人,共计17000余人,配属100多艘汽艇(部分为改装架设机枪的装甲汽艇),出动200多架飞机,对新四军军部所在的盐阜区实施第一次大规模“扫荡”。
日伪的“扫荡”计划是:先攻占盐城,再转向盐阜区,以一部进占湖垛后北进,占领东沟、益林,再继续向北,与占领阜宁的另一路会合,进攻硕家集。
7月11日,日伪军出动飞机对盐城狂轰乱炸,7月18日再次出动飞机轰炸。
7月20日,日伪军从南线的东台、兴化,北线的宝应、陈家洋四路水陆进攻,企图一举摧毁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机关。
7月22日,日伪军攻占盐城,接着以盐城为中心,对四面地区进行“清剿”,并控制水陆交通要道,实施分割封锁。
7月28日起,日伪军将重点转向阜宁、东沟、益林地区,并占领了阜宁。
新四军军部一面命令第3师黄克诚部积极与敌作战,一面命令苏中主力继续攻击敌后方,以策应苏北反“扫荡”。
遵照军部指示,新四军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粟裕趁敌后方空虚,命令所属各旅主力和各分区地方武装主动出击,发起以“拔据点”为主的攻势作战,以策应苏北的反“扫荡”,救援军部。
第3旅陶勇部袭击林梓、余西、金沙、北刘桥敌伪据点,1个月作战10余次,在南通、如皋境内连克金沙、马塘、石庄等据点。
泰兴独立团奔袭位于长江之滨的伪军重要据点天生桥,一举攻克,威逼长江敌交通线。至此三分区内敌伪据点大部分被攻克,共毙伤日伪军1000余人。
第2旅王必成部在盐城以南,对从东台北犯盐城的日伪军节节抗击,予以杀伤和歼灭。
日伪军占盐城后,第2旅又转到其侧后,破坏盐城至东台敌交通线,打击其来往部队,阻止敌伪在盐城、东台间建立联络点,并在伍佑、刘庄、白驹、西团、小海作战,以连为单位层层阻拦进攻之敌,击沉敌汽艇20余艘。
盐城的日伪军仓促回兵之际,第2旅趁机攻克裕华镇,活捉日军7名,全歼秦南仓据点之伪军。
第1旅叶飞部在泰兴、海安、泰州等地区相继发起攻势作战。继7月23日攻克蒋垛后,接着强攻处于分区腹地的古溪据点。
经彻夜激战,先歼据点内守敌伪第1集团军李长江部第23师1个团的2个营,再围歼西寺庙之敌团部和直属队,庙内敌人弃守逃窜,被配合我军作战的民兵追击,敌副团长在逃命时落水毙命,我军完全攻占古溪。
7月30日,第1旅乘胜收复黄桥。8月2日起,第1旅又接连攻克季家市、加力、孤山等据点。
接着第1旅主力围攻泰兴城,占领其四关,泰兴守敌告急,但在北线“扫荡”的南浦襄吉仍不愿回师,继续“扫荡”新四军盐阜地区。
第1旅决心攻其必救,以主力猛攻南浦第12旅团的旅团部所在地泰州城,入侵盐阜区的南浦襄吉担心老窝有失,不得不暂时放弃摧毁新四军军部的企图,于8月初南撤回援泰州,将“扫荡”盐阜地区的大部兵力转向苏中地区进行报复。
8月初,第1师调动日伪军回援目的已达,即撤泰州、泰兴城之围,向三分区腹地古溪、营溪地区隐蔽集结,待机应敌。
在日伪军回援苏中之际,北线的苏北新四军部队展开反击。8月7日,军部特务团开至盐城以西,担任牵制敌人的任务。
9日第3师与第1师各一部分5路向盐城反攻,相继收复湖垛、上冈等地。虽然盐城外围的据点未能攻克,但据守的日伪军恐慌告急。
10日军部特务团转到黄营子、刘家桥、小北集地区活动,同时,军部命令各部队停止追击,转为在根据地内肃清土匪、打击敌据点下乡部队和出扰的部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