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两天后,国民政府正式对日本宣战。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建立,中国人民独立抗击强大的日本帝国达四年之久,现在终于迎来了转机。
但是狂妄的日本帝国义不惜与全世界人民作对。作为日军南下计划一部分,驻广东的第23军在12月8日向当时英国殖民地香港发起攻击。
次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简称军委会)命令各战区牵制日军,以策应英军作战。
中国第4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开始向广州进攻,第9战区所辖的粤第4军欧震部及暂编2军邹洪部奉命南下支援①。
日军第11军认为有必要再次扫荡第9战区,“牵制其南下的行动”,以保证第23军香港作战的顺利。
第二次长沙会战后,日军第11军上下产生骄敌心态;普遍轻视国军的战力。
他们竟大胆在距上次大规模会战后仅两月,部队的补充休整尚未完成、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便决定作战。
2月13日,阿南惟几下达作战命令,内称:“我军以策应第23军及南方军作战,立即准备对江南地区发动攻势。”
决定调集王牌第6师团②全部及第3师团、第40师团主力共约7万人;由于是配合第23军作战,所能集中兵力又有限,第11军原计划用两周时间在汨罗江沿岸击溃川军第20军、中央军第37军后,“即结束作战”。
其第6师团是日军王牌中的王牌,南京大屠杀罪魁。
侵华战争以来,一度“所向无敌”;然而在武汉会战黄梅战斗中,被桂军第7军,第48军围攻近一个月首遭挫败。
1939年南昌会战,在武实验室又被川军第72军,第8军(后改编为第10军),湘军第73军再次击败。
而第三次长沙会战,这支号称日军中劲旅的王牌,将遭到前所未有的惨败。
同前两次日军湘北作战事先仔细侦察、周密规划相比,此次却匆忙而粗疏,这也注定日军的惨败。
日军各部得令后就迅速向岳阳以南集结,分别到达新墙河以北一线地区。
阿南惟几也在22日飞抵岳阳指挥所,准备第三次扫荡湘北,重现上次会战歼灭国军第9战区主力的“辉煌”。
而正是阿南惟几在会战开始后,突然改变作战目标—一攻取长沙,酿成惨败。
国军第9战区虽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受到挫败,部队伤亡较大;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以下简称军委会)及时召开了第三次南岳军事会议,检讨会战得失。
蒋介石与会,对第9战区的高级将领痛加责骂;处决了战前因休婚假而离开部队的第74军第58师长廖龄奇(后查明为冤案平反),将第10军长李玉堂撤职(后在薛岳力保下暂代军长);并再三强调防守长沙等处的重要性,还亲自布置长沙防御工事。
1941年12月17日,第9战区又专门召开了由战区所属官兵代表参加的“第二次长沙会战检讨会议”,薛岳根据前两次会战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套在湘北实行后退决战的战略方针。
薛岳的后退决战得到同仁们的认可,由此他详加发挥著成《天炉战》一书,下发给各军官学习,以资未来作战指导。
会上薛岳还仿照蒋介石不久前在南岳军事会议上的口吻责令官兵:“尔后各部队作战,不论大小战役、不论任何部队,不能存有打三天、五天、七天、八天就算了了事之恶劣观念,必须立下必死之决心、必胜之信念,不胜则死,不胜则亡;前进则生,后退则死,绝无有败生退存之理。”
加上国民政府及第9战区宣传部门大肆颂扬“第二次长沙大捷”,保证了下级官兵的士气并未因战败而受影响,反而士气高涨。
而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更使全国军民受到巨大鼓舞,对抗战前途充满信心,部队战斗力相比日军恢复更快。
日军第11军在其友军香港作战的同时大量集结兵力,国军判断敌方有进攻湘北,策应香港的企图;便全面开始应战准备。
薛岳在9月22日召集战区军事首长会议,进行部署。同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又临时把湘军第73军彭位仁部、土木系精锐第79军夏楚中部、粤军第4军欧震部、苏械精锐第74军王耀武部4个军划归第9战区指挥,令各军迅速赴湘北,大大增强了战区作战部队。
具体战术上,仍是利用几条河流的屏障节节抵抗,在敌人的正面、侧面及背后进行袭扰,最后在浏阳河、捞刀河间地区将进攻长沙的日军全歼。
前二次长沙会战,日军均以消灭第9战区主力部队为首要目标;而国军则判断敌方目标在于攻占长沙,并以保卫或收复长沙为主要作战目标。
即使在第二次长沙会战损失惨重,但因日军退出长沙,第9战区在战后总结中仍认为:“本会战敌在战术,战斗上虽获得相当成功,而战略上则全失败。反之,我军在战术,战斗上固有失败之处,而在战略上实获绝大之成功。”
这显示出双方战略指导思想上的差距,也凸显了第9战区在前两次长沙会战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主要原因—一未正确判断敌真实的作战意图。
正是这种差距,造成了日军两次在湘北用兵,最后都打成了大规模的会战。
然而正是日军在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后,突然将攻占长沙作为首要目标;才阴差阳错的直接造成会战的惨败。
1941年12月23日,日军第40师团主力开始向新墙河北岸川军第20军第134师前沿阵地猛攻。
湘北12月的天气通常是晴朗干燥的;可日军进攻时,却突降雨雪,气温骤降至零度以下,道路泥泞不堪,河水又深又急。
这无疑对长途奔袭的日军造成极端不利,大大影响了其机械化兵团威力的发挥。再加上连日阴雨,日军空中优势也无从发挥,无法配合地面作战。
12月24日傍晚,日军王牌第6师团乘大雨和夜色突破了川军第20军第133师阵地,从新墙附近渡过新墙河。
稍后,第40师团也击破了川军第20军第134师在河北的前进阵地,渡过新墙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