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两广事变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剧,中国的政治形势也十分复杂。
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借机“蚕食”各地方实力派,引起各地方实力派的强烈反弹。
1936年6月,广东陈济棠和广西李宗仁、白崇禧等在广州召开会议,发表通电,并成立军事委员会和抗日救国军,宣布北上抗日反蒋。
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其北上抗日的要求,并派共产党员与之联系订立抗日救国协定问题。
同时,中共提出和平解决两广事变,以利抗日救国的建议,得到了很多党派和民主人士响应。
6月初,两广事变的发动者联合出兵湖南。
然而在蒋介石的收买下,9月,陈济棠因部下倒戈下台;李宗仁、白崇禧停止行动,两广事变结束。
那么,这个事件本身有些什么玄机呢?它与本年在西安发生的“双十二事变”有些什么联系呢?
李宗仁于5月20日飞抵广州,与陈济棠商议两广联合行动。两广方面为抗日反蒋着手军事部署。
白崇禧与陆军少将、高级参谋刘斐到粤桂边境视察地形,并拟定出作战计划:
对福建和贵州方面采取守势;对江西、湖南方面采取攻势;粤军主力集中在全州、桂林地区,准备进攻湖南,并在粤桂两省与各邻省的边境地区构筑防御工事。
两广方面的兵力如下:陈济棠的第一集团军,原有三个军,军长余汉谋、陈济棠、李扬敬,副军长李振球、张达、黄廷祯。
每军三个师,师长是莫希德、叶肇、邓龙光、巫剑虹、李振良、李汉魂、黄质文、张瑞贵等。
另外有一个独立师,师长黄任寰;一个教导师,师长缪培南;一个独立旅,旅长陈章;一个警卫旅,旅长陈汉光;四个警卫团及财政厅的两个特务营。
事变时,又以原来的独立师和教导师为骨干,扩编为四、五两个军,以黄任寰、缪培南为军长。
粤军共有七十个团,共计二十万左右的兵力。
李宗仁的第四集团军有两个军,第七军军长廖磊,第十军军长夏威。
临时又扩编两个军(包括十九路军的翁照垣师)。另外有作战能力的广西民团九十九个大队,共计约有十多万兵力。
两广兵力总计,陆军有三十万人以上,空军有广东六个中队,司令黄光锐;广西三个中队,司令林伟成;海军有广东江防舰艇数十艘,司令张之英。
除此之外,陈济棠等还积极联络日本,作为外援。日本给他们提供步枪、平射炮及机关枪,继运到军械零件,又运到两批飞机共60架,随来两批飞行员共60余人。随后又来了日本军事顾问100余人,当时分住广州西堤各大酒店。
他们分赴东江及北江视察工事,还有二三十人视察天河机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