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676章两广事变

第676章两广事变 (第2/2页)

1936年5月12日,胡汉民在其妻兄、西南政务委员会秘书长陈融家中与象棋高手潘景夷下象棋,因棋局不利,构思过度,竟突发脑溢血而暴亡。

蒋介石认为胡汉民之死是解决两广问题的大好机会。

5月13日,蒋电陈济棠,请其兄陈维周赴京晤谈。

次日,陈维周乘飞机往南京见蒋。蒋介石对陈维周说:中央将对桂用兵,但维持广东现状,嘱其转达陈济棠。

陈维周在南京探悉“中央解决西南的三大原则:(一)彻底解决广西李、白,由中央协助广东出兵。(二)驱逐萧佛成等反蒋的元老离粤。(三)广东仍维持原来局面”。

陈济棠对此面有难色,认为粤桂唇齿相依,桂系若垮,广东将步其后尘,遂萌生联合广西一起反蒋之意。

蒋介石见陈济棠动作迟疑,于5月19日以吊唁胡汉民为名派孙科、王宠惠等到广州,要求两广当局加强与全国“精诚团结”。

次日,由王宠惠出面对陈济棠提出五项条件:

取消西南执行部和西南政务委员会;

改组广东省政府,省主席林云陔调京任职;

在西南执行部和政委会工作的负责人,愿意到京工作者,中央将妥为安排,愿意出国者,将给以路费;

陈济棠的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改为第四路军总指挥,各军师长由军委重新任命;

统一币制。

这五条实际上是要求陈济棠把广东军权和政权交还南京。也就是说,陈济棠必须从“南天王”宝座上退下来。

五条同时表明了,蒋介石已把先收拾广西,稳住广东的战略方针,改为先解决广东,再吃掉广西,以实现各个击破,彻底解决两广问题的战略构想。

陈济棠当即与前来吊唁胡汉民的白崇禧密商,催促李宗仁迅速到广州共商大计。

时值华北日本侵华气焰嚣张,日本逼蒋签订了《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之后,又对华北大举增兵,威逼中国签订中日“共同防共协定”。

陈济棠看到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一个可供利用的借口是“掮起抗日大纛,要求中央领导抗日”。

他致电李宗仁,认为全国民众抗日救国呼声日高,两广联合反蒋,唯有打出“出兵抗日”大旗,才能争取全国民众的支持和响应。

白崇禧见陈济棠抗日反蒋意志坚决,势在必行,而两广原属一体,广东一旦发动,广西方面不论愿与不愿,也必被拖下水。

另一方面,白崇禧认为蒋介石军队的主力正集中在黄河流域,急于解决西北剿共问题,又要防范山东的韩复榘、山西的阎锡山、陕西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发生异动。

加上华北日本侵华局势吃紧,蒋介石决无余力可以南犯;两广联合打出抗日旗帜,进可以争取全国舆论同情,扩大西南声势,退可以使蒋投鼠忌器,向西南让步。

陈济棠敢于起事反蒋,还受其兄迷信阴阳五行、星相之术的陈维周及身边术士翁半玄的怂恿。

陈维周入京谒蒋回粤后,对陈济棠说,蒋介石实在没有帝王之相,气运将尽,难过民国二十五年(1936)这一关。

术士们也进言,谓蒋气数已尽。伯公(陈济棠字伯南)运气正阳,不顺天应人取蒋而代之,还待何时?

翁半玄为陈济棠扶乩,得“机不可失”之语,加上白崇禧对形势的分析,认定举兵反蒋时机成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