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青龙场大捷 (第2/2页)
如今树身上长出了一块龙角马头的木榴,所以这棵红军树又叫龙马树。
伏击战是在那天的清晨打响。敌人的一个团本来是要偷袭芦山红军指挥部的,所以他们趁着夜色出发。
本想出奇不意,不料刚一到飞仙阁就遭到红九十三师的伏击。这才叫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呢!
这次伏击战消灭了敌人二百多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余敌狼狈逃窜。
红四方面军在芦山期间,不仅打了飞仙阁伏击战,还进行了七里山战斗和青龙场战斗,以及大川梅子坪等战斗。其中青龙场战斗最为精彩。
红四方面军自南下以来,推进迅猛,很快攻占了宝兴。
红军总部要求速战速决,在三天内攻下芦山,为攻打成都平原赢得时间。
芦山是川西的重要门户。红军要向川西平原扩展,川军要想固守川西,芦山就是两军的必争之地。
这时,国民党四川“剿总”司令刘湘恐惧“天芦一失,成都难保”,急调就近的川军第二十一军杨国桢教导师章安平第一旅、梁国华第二旅及张竭诚独立第一旅、石照益独立第二旅驰援芦山守敌,以图“巩固芦山城”。
1935年11月2日至10日,红四方面军中纵队先后向双河场、任家坝、太平场、大川场、青龙场等地发起猛攻。
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攻占双河场后,迅速向任家坝推进,但遭到布防在任家坝、七里山一带章安平旅的阻击,敌我展开激战,双方伤亡较大。
红军在加强正面攻击的同时,从侧背进行抄袭,向七里山东端敌阵地发起突然进攻,守敌仓惶溃逃。
红军乘势占领尖峰顶、天宫山两个高地,继续向芦山县城方向攻击。
红军攻至县城东门附近,与据守在金井阁以北工事里的梁国华旅展开攻守战。
敌教导师各旅凭碉堡工事,固守不出,形成对峙局面。红军放缓对县城的硬攻,改攻县城东北的青龙场,实行迂回战术。
5日,红九军二十五师攻占青龙场,隔龙门河与由五家口增援杨国桢师的独立第二旅石照益旅对峙。
7日,红三十军八十八师由太平场、宝盛场,经镇西山向钟宝山、五家口进攻,截击尾随石照益旅的周重生旅于五家口以东。
此战歼灭敌军一个连,击溃石旅一个团,并截断防守青龙场石照益旅的退路。
9日夜,红八十八师又从青龙场东面钟宝山包抄石照益旅。
与此同时,红二十五师七十三团从青龙场巧渡龙门河,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一个营从下游王家坝东渡龙门河,形成对石照益旅三面夹击之势。
在红八十八师和红七十三团钳击下,石照益旅丢掉碉堡工事,沿龙门河东岸山地向芦山城东门方向败退至隆兴甘溪坝、石山寺一带。
经过激战,红军围歼石照益旅,其余敌3个旅及1个独立营被打得四处溃散、狼狈鼠窜。
青龙场战斗,红军重创刘湘主力劲旅,全歼石照益旅2个团以上,伤亡、俘虏石照益、周重生两旅5700余人,缴枪千余支,迫击炮10门,子弹、军用品甚多,红军伤亡甚少。
战斗结束后,朱德总司令撰文称赞:“青龙场的战斗是天芦战役中的模范战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