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从南翔到句容 (第2/2页)
午后,江阴城内国军守军力战不支,被迫撤退。是日,日军在20余辆战车掩护下,由西北关冲入城内。
第103师师长何知重,将所部第613团,第615团和第618团全部投入反攻,成功将日军逐出城。
然而当天下午六点,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却电令撤守镇江,留一团坚守黄山要塞;江阴失守。
在撤退中,第613团团长罗熠辉中伏殉国。黄山要塞战斗一直打到12月8日。
江阴阻击战同时,日军各部继续向南京方向挺进;至12月8日,金坛,丹阳,溧阳,溧水,句容,镇江先后陷落。日军占领整个苏南地区,南京失去了最后的屏障。
南翔鏖战是这些战斗中最激烈的一次战斗。
1937年12月4日晚,日军华中方面军命令:“上海派谴军及第十军于夺取南京郊外之既设阵地之后,大致进抵大元门(下关东北约4公里处)一小卫(南京至句容道路上)一高桥门一雨花台一棉花地一线,准备攻克南京城。
东部句容至汤山一线,是南京国军最早与日军交战的地域。日军精锐第16师团于12月初,经丹阳进攻句容至汤山镇之间。
守卫这一地域的就是封天宇听在的粤军第66军和第83军。
1937年12月4日,日军先头部队三四百人到达天王寺附近。
国军第66军第160师布防于句容及其以西一线,第159师则布防于汤山镇,仙澜桥南北之线。新编第157师为总预备队,准备随时支援。
5日拂晓,驻守句容第955团,第959团与小股日军交火,并迅速将敌击溃。
当天9时,日军200余人绕到句容以西的土桥镇,企图袭扰国军阵地后方。
上官若云的958团立即予以堵截,双方在狮子林大战一场。
此次战斗,上官若云和封天宇指挥部队与敌激战,消灭敌人近百人,迫使余敌退了回去。
这股日军后遇国军第74军,他们在土桥附近的山坳中将其歼灭,毙敌一百余名,缴获机枪20挺。
下午13时许,数百日军突破句容防守阵地,进入句容,并向万家连,朱家下,邵家村等阵地施行扫荡。
下午,日军增援3000余人到达土桥镇,企图向新塘市前进;另一队1000余人,经牧马场向汤水镇前进。
傍晚,日军精锐第16师团第9、第20两个联队占领句容县城。守军第66军突围。
突围中,叶肇命令九五八团打头阵。上官若云和封天宇指挥部队猛打猛冲,终于撕开了一个口子,为大部队突围打开了突破口。
在突围中,第160师参谋长司徒非少将,身中数弹壮烈殉国。
攻占句容的日军一部,1937年12月7日自镇江长山方向,向镇江攻击前进;并与镇江国军守军103师接触。
8日拂晓,日军以猛烈炮火攻击;上午9时,第103师力战不支向龙潭方面转进。
中午12时,镇江城沦陷;小合山要塞区国军也退守象山。午后3时,日军炮兵向象台猛烈轰击,并以坦克18辆,步兵2000余人沿镇象公路突击。
国军因时间仓促,致使日军一部冲入象台。象台国军临危不惧,英勇抗击;在象山,焦山炮台掩护下,击退日军进攻,还击毁坦克3辆。
但日军援兵到达,象台阵地已成孤立之地,国军守军被迫放弃象台要塞,象山炮台;其一部撤往焦台。
1937年12月9日清晨5时,日军炮兵,飞机向焦山阵地攻击,致焦山建筑及炮台方向全被破坏,国军国军守军伤亡三分之一。
但国军官兵仍拼死阻击,成功将敌击退。
10日,日军炮兵与5架飞机,继续向焦台轰击。至午后3时,敌又增派150毫米重炮,掩护步兵登陆。国军守军被迫在当晚撤离,转移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