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985章高敬亭事件

第985章高敬亭事件 (第1/2页)

笔趣笔 www.biqub.com,最快更新铁马金戈!

因第四支队都是高敬亭一人说的算,因此郑位三以及肖望东在工作中屡屡受到他的排挤和打压。就在这时,高敬亭致电上级,要求派戴季英来替代郑位三。

戴季英也是黄麻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也是高敬亭的老领导,同时更是一名“S反”专家。

虽然高敬亭与中央讨价还价,引起中央的不满,但为使第四支队能够顺利地改编,中央还是满足高敬亭的要求,将郑位三、肖望东调离,让戴季英担任副司令。

本以为戴季英是高敬亭自己要求来,会相处得融洽一点,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两人也很快出现了矛盾。

当时戴季英本是奉命担任副司令,来到司令部后,高敬亭组织召开“见面会”,却当众宣布戴季英是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但刚刚犯过“错误”(在陕甘苏区大搞S反被撤职反省)的戴季英从大局出发也忍了,去担任了政治部主任。

与此同时,戴季英也一直以“中央派来”的自居,这让高敬亭认为是中央派来“监视”他的,后悔将他要来,最终发生了“新开岭事件”。

当时第四支队已开到舒城县附近,高敬亭因旧病复发,将部队交给参谋长林维先以及戴季英负责,自己则返回后方养病,一切看似都风平浪静。

但这一切,很快就被一个小道消息打破了。

一日,高敬亭突然得到“密报”,称戴季英与机要员江腾蛟“走得很近”,有可能是在向军部打“小报告”。

高敬亭本来就一直防着中央派来的这些干部,深怕削弱自己在第四支队的影响力,于是就骑着马来到司令部的驻地新开岭“兴师问罪”。

因为戴季英是中央派来的,高敬亭不敢公开把他怎么样,便将机要员江腾蛟叫来,严刑拷打,要其承认自己是“托派”。

高敬亭愤怒地问江腾蛟:“戴季英给了你多少钱?”

由于本来就是无中生有的事,江腾蛟委屈地说道:“没给钱,我的钱都是司令部每月发的津贴....”

最后,高敬亭带着伤痕累累的江腾蛟到司令部附近的队伍中走了一圈,向戴季英等中央来的同志“示威”。

戴季英也知道这是高敬亭“杀鸡给猴看”,当天晚上就带着中央派到第四支队的干部撤出,到八团“避难”,这就是“新开岭事件”。

这个事件影响很大,上级领导越来越觉得高敬亭身上的问题很严重。

不久后,高敬亭考虑到影响,派人将戴季英接了回来,但两人依旧矛盾不断。

根据中央的要求,第四支队要东进,但高敬亭在大别山经营多年,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不愿意放弃这块根据地。

还因为他在鄂豫皖留守坚持游击时,吃尽了没有根据地的苦头,能指挥红28军坚持下去实属不易,如今要将这里让给国民党,他认为这是“投降主义”。

习惯靠“山”作战的高敬亭对东进到平原地区没有把握。

想当年高敬亭曾打算带红28军西进追赶红25军,但到达泌阳县的五道岭时,高敬亭拿着望远镜,看到前方一马平川,没有高山作为屏障。

他就想:以红28军的力量,如在这里与敌人遭遇,简直是活靶子。

最后他带着部队返回了大别山,长期坚持游击战争。

虽然高敬亭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中央的格局更大,有更深远的考虑。

高敬亭迟迟不动,毛主席也很生气,命令新四军军部要让高敬亭东进;为此,张云逸来到江北,让高敬亭尽快行动,但遭到高的反对。

见劝不动高敬亭,张云逸带着第八团以及江北游击纵队东进,试图来推动第四支队的行动。

虽然前期取得一定的效果,7团和9团都动了动,但到达淮南铁路一带时,这两个团却停了下来,准备依靠大别山,在怀宁一带建立根据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