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铁砂墩的伏击 (第2/2页)
又选些水性好的藏在岸边的芦苇丛里,一旦战斗打响,就向汽艇游过去,出其不意登上汽艇,近距离解决战斗。
马向前最后说:“这次伏击最主要的是速战速决。因为战斗一打响,敌人会很快获得信息,一获得信息,便会立即增援。而我们没有能力对付敌人的增援,所以必须在两小时之内解决战斗。”
九点一刻,日军来到了铁砂墩湖面。
日军照样大模大样,士兵懒散地聚在甲板上,有说有笑。
突然,正在行进中的汽艇发出“呜呜呜”的怪叫声,随即烟囱里冒出浓烟。
伏在岸上的新四军战士知道一定是日军的汽艇螺旋桨挂上了渔网,都高兴起来。
“打!”马向前发出命令,随即朝汽艇的甲板上开了第一枪。
一时间,猛烈的火力泼向汽艇,汽艇上的日军士兵像扭秧歌一样地扭着。
仅仅四五分钟,日军的两艘汽艇都停下来了。日军伏在甲板上,利用船舷架起机枪向岸上还击。
但是由于船舷的角度关系,敌人的机枪子弹对岸上的杀伤力极其有限。而岸上也拿敌人没有办法。
这时,就见芦苇丛里,很多的浪里白条纷纷向汽艇靠了过去。他们扑上甲板,与敌人展开肉搏。
在远处待命的战士划着小船向汽艇靠拢,他们跃上汽艇的甲板,很快控制了全艇,解决了敌人。
马向前大声喊道:“同志们,按照分工,一部分打扫战场,一部分搬运战利品,动作要快!要快!”
从战斗发起到结束,不到一个小时。
接下来,便是抢运战利品:武器、弹药,食品、药品,一小船一小船往岸边运。运到岸上的战利品又马上被乡亲们运走了一一马向前早就动员了许多乡亲们来搬战利品了!
正午时分,瞭望哨发来警报,发现日军的增援部队。
一个排长来报告:“营长,所有的战利品搬运完毕,那汽艇呢?”
“炸掉!炸掉后快速撤离。”马向前果断地说。
“是!”排长跑步去了。
当远处传来马达响声的时候,新四军己经撤走了。
随着“轰隆!轰隆!”两声巨响,两艘日军汽艇被炸毀沉入了鄱阳湖底了。
这一次战斗,新四军共消灭了四十余名日军,缴获了两汽艇的战利品。
新四军的伏击,使日军对水上运输加强了戒备。日酋冈村宁次命令出动鱼雷快艇,在运输船要经过的湖道进行清理,以确保运输船安全通行。
冈村宁次还派出得力部队,沿鄱阳湖两岸安营扎寨。
随着战事的发展,日军的兵力受到限制,显得有些捉襟见肘,却又不敢松动对后方运输线的保护。
日军第106师团被国军团团包围在万家岭地区,每天只能靠空投过日子。时间一久,就再也维持不下去了。
结果,日军的战斗力大受影响,最后,日军第106师团几近全军覆没②。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官阳桥在鄱阳湖西,属德兴县管辖。
注②万家岭大捷是武汉会战期间在南线江西发生的一次战役,此役,薛岳率领10万余中国军队于万家岭地区歼灭了日军第106师团大部。史称万家岭大捷。消息传出去,举国振奋。时任新四军军长的叶挺将军这样评价这次战役: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永垂不朽。薛岳的万家岭大捷、李宗仁的台儿庄大捷和罗卓英的上高会战大捷并称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三大胜利。
对于此次战役,中国取得胜利,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万家岭歼敌多少这个数字,却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中国在抗日战争所公开的歼敌人数,为了鼓舞国民信心,向来都有夸大战果的习惯,而日军为了保持自己的常胜姿态,更不会说什么大实话,你要这么想,他们把溃退说成转进,把求援叫做战术指导,可见他们怎么会如实的公开自己的死亡人数呢?由于双方都不实事求是,所以,这个歼敌数字到底是多少就有了很多的说法。
现在有说106师团被全歼的,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根据就是中方指挥官薛岳将军在他的著作《南浔会战》中记载:至10月10日国庆日,敌酋松浦仅以身免。这句话就是说日军106师团就剩下师团长松浦淳六郎逃掉了。这自然算得上是全歼了。
其实则不然,在很多的相关方面的记载中,万家岭大捷后,日军106师团的番号继续出现在了战场之上。这就说明106师团没有被全歼。在国军自己的书籍中有明确的记载,在《抗日御侮》一书中,106师团竟然在万家岭大捷几天后包围了德安。这是国民党自己的记载。那么,到底106师团在万家岭死了多少人呢?
据日军战史记载:106师团死亡3300人,受伤4000余人,住院的人达到9000余人。而新中国军事科学院的书籍记载:薛岳于万家岭地区重创敌106师团,歼敌3000余人,伤敌更多。而国民党后来整理的史料记载的歼敌人数也相差不大。
也就是说,在万家岭地区,国军重创了敌106师团,并击溃其中一部,使得敌人伤亡过半。所以,106师团不包括受伤的,只是当场阵亡的,应该有至少3000人以上。
关于106“特设师团”,冈村宁次是这样评价的:“当时的特设师团,在形式上与现役师团无大差别。以步兵联队为例,现役只有大队长、联队长及联队副官。其他官兵完全为预备后备役。因此,每逢作战,各大队长势必亲临最前线直接指挥,其伤亡率当然很高,而大队长缺员代理大队长接任后,大队的战斗力将减少到一半以下。第一O六师团在九江西方地区所以陷于苦战,主要原因即由于该军的素质太差。……第一O六师团则于动员后,立即向华中出动投入战斗。虽然都是曾经受过训练的士兵,但是,把在社会上工作了几年乃至十几年的人,直接送到前线来的做法有些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