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不可逾越的屏障 (第2/2页)
120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保卫陕甘宁,保卫毛主席。
陕甘宁边区位于黄河以西,在整个抗日战争中一直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抗日战争期间,120师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军事行动,都以确保党中央和陕甘宁边区的安全为首要前提。
120师在1937年9月出征之际,将超过全师40%的兵力划归给八路军留守处,由359旅旅长陈伯钧率领留守陕甘宁边区,担负保卫黄河、保卫党中央的任务。
1939年8月,国民党军再次进犯陕甘宁边区时,中共中央军委又命令120师抽调第359旅(辖第717、718团及雁北支队、第4支队)到陕甘宁增援,并于11月接替了警备第六、八团的黄河河防任务。
1941年1月,120师将新组建的炮兵营调至黄河以西归359旅指挥,以增强陕甘宁边区防卫实力。
1941年4月3日,毛主席电示贺龙关向应:120师须着眼于保卫陕甘宁边区同时又兼顾晋西北这两点上,命令做好调5~6个团增援陕甘宁边区的准备。
12日,独1旅715团西渡黄河开赴葭县,359旅雁北支队由恒山返回绥德归建,独2旅714团集结于保德地区待机。
1942年5月,中共中央军委决定成立陕甘宁晋绥联防军,120师军政首长兼任联防军军政首长,统一指挥五省军队。
11月,独1旅奉命西渡黄河到绥德,旅部兼绥德警备司令部。
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增兵包围陕甘宁边区。
6月,358旅(欠第7团)奉命开赴延安,进驻陕甘宁边区葭县(今佳县)葫芦河川地区执行防务。
1944年2月,358旅7团由晋绥归建。至此,除被编入塞北分区的大青山支队外,120师所属部队全部奉调至陕甘宁边区,屯垦戍边。
120师的其他部队在执行保卫边区任务的同时,也参加了大生产运动。359旅在1943~1944年开荒14万亩,实现了粮食、蔬菜自给有余。
1945年7月,国民党顽固派集中9个师兵力进犯陕甘宁边区关中地区,359旅协同新编第4旅进行反击作战,打退顽军进攻,保卫了陕甘宁边区。
贺龙是120师的灵魂人物,也是建国后十大元帅之一。
说起十大元帅来形象最普通的一位那肯定是朱德元帅。
形象最像“粗人”的却是彭德怀和贺龙。彭老总是威武霸气,看起来比较有范。而贺龙却是民国初年的将军形象。
贺龙的两撇大胡子挂在嘴角,笑起来让人望而生畏。
大家对贺龙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贺龙赖以成名的“两把菜刀闹革命”的形象,他的两撇大胡子在军中也是独树一帜的,被士兵亲切地称他为“贺大胡子”。
贺龙一生戎马,在国共第一次内战和抗日战争中都是独领风骚的人物,然而在解放战争中却几乎销声匿迹了。
这又是为什么呢?
贺龙祖籍湖北安陆府钟祥县贺家湾(今孝感钟祥县),出生于湖南桑植一个贫困农民家庭。
由于家境贫困仅上了5年私塾便辍学在家务农。贺龙小时候便是个愤青,对世道不满经常与家乡恶势力抗争。
辛亥革命后他受到革命思潮的感召,开始追随孙文的革命思想,在家乡从事反清斗争,曾三顾大清监狱。
1916年他以两把菜刀为武器组建了一支部队,随后便是讨袁战争和护法战争。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他支持孙中山先生的政策,率部参加北伐。在北伐战争中,战功卓著被任命为第9军军长成为北伐名将。
南昌起义时,他率领的第9军成为起义的主力军并担任起义军总指挥。
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又领导了荆江两岸年关暴动和湘西起义,并创立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根据地。
长征时期,他率领红二军团与肖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在黔川边境会师。
会师后,他发动湘西攻势,兵围常德,掩护中央主力红一军团突围。红一军团突围后,他才开始率部突围开始长征,转战湘鄂川黔滇康青甘数省。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被任命为八路军三个主力师的120师师长。120师下辖第358、第359旅,教导团和骑兵营、工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特务营,全师共1.4万余人。
抗日战争也是贺老总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他率120师迅速东渡黄河,挺进敌后。
在115师的榜样激励下,10月他配合晋绥军对日军发动忻口战役,在同蒲铁路北段120师多次袭扰截断日军补给线,先后取得了雁门关、王董堡等战斗的胜利。
1938年2月下旬至4月初,他率部打退日伪联军多次围剿并收复岢岚、偏关、河曲、保德、神池、五寨、宁武7座县城。
1938年底,他率部挺进河北得到了当地民众的大力支持。他率部先后在大曹村、曹家庄、邢家庄、黑马张庄,四战四捷。
他在指挥河间齐会战斗中,身中毒气仍坚持在一线指挥,创下了抗日战争中平原歼灭战的经典之战。
1939年,他率120师主力在灵寿县陈庄成功伏击了日伪联军。
1940年由于河北地区战争形势严峻,他率部返回晋西北。并多次指挥部队对日军的扫荡进行反击并保存了大量革命武装抗日力量。
虽然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120师与其他2个师在部队扩充和根据地面积的发展上大有不如,但是他指挥的120师打的仗并不少。
在解放战争中,那个曾被蒋介石出十万大洋买其头颅的贺龙却销声匿迹了,风起云涌的战场上却没看到他的身影。
其实在解放战争开始后,贺龙奉命协助彭德怀组织指挥西北战场部队,并主持后方根据地的建设,负责陕甘宁和晋绥的财经工作。
他积极领导根据地人民进行土地改革,集中边区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前线部队作战,为西北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