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笔www.ibiqub.cc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笔 > 铁马金戈 > 第1171章东江纵队

第1171章东江纵队 (第2/2页)

凌晨三时许,刘培的护航队员护送廖承志一行登上沙鱼涌,交给了前来迎接的惠阳大队(亦属东江人民抗日游击的一支)高健等率领的短枪队。

就这样,首次护送任务在游击队员的分段实施下顺利完成了。随即他们接受了新的护送任务。

正当大营救紧锣密鼓地进行时,日本侵略军在港岛城区贴出布告,限令“抗日分子”立即到“大日本报到部”或到“地方行政部”报到,否则“格杀勿论”。

其“南支派遣军”特务机关“大东亚共荣圈事务所”还在报纸上登出“启事”:“请邹韬奋、茅盾先生参加大东亚共荣圈的建设”。

甚至还有一个日本文化特务机关在香港的电影院打出幻灯:“请梅兰芳、蔡楚生、司徒慧敏到半岛酒店会晤”。

让日本人始料不及的是正当他们实施诱捕伎俩之际,这些“有幸”被“邀请”者已是人去楼空了。

1942年1月9日午夜,邹韬奋、茅盾等一行二十多人分乘三艘快艇从港岛偷渡抵达九龙市区,分别落脚在几个联络点。接待站决定安排他们由西线进入宝安游击根据地。

两天后的11日清晨,他们在谢愚照、麦容、赵林等交通员的带领下,分成三组小心翼翼地穿过上海街,混进疏散的难民人群,沿着青山道过九华径山坳到达荃湾,拐上山间小路,进入大帽山区。

在这里,他们又被“移交”给林冲率领的短枪队去护送了。

由于山区道路崎岖,经过长途跋涉的“难民”们开始感到体力不支了,背着的包裹行李越来越沉,无奈之下,只有一件件地丢弃了,而茅盾夫妇也忍痛丢弃了一件大的包裹。

这里护送的游击队员义不容辞地帮他们一一拾起来背在自己的身上,有些队员还背起了累得走不动的他们的家属小孩。

过了大帽山,他们终于走进了平坦的盆地,来到了元朗十八乡大塘村的杨家祠──满仓九大队武工队据点之一和重要的交通站。

这时此地已聚集了好几批从港九方向来的“难民”了,足有一百多号人。

第二天,这些“难民”怀揣白皮红心(指表面上为日本人做事,暗地里在为游击队工作)的元朗乡长签发的“难民回乡证明”,在曾鸿文率领的短枪队的护送下分批上路。

他们过元朗圩,沿着青山插落马洲附近,渡过深圳河进入我游击队控制的赤屋村。

稍事休息后,他们穿过一条公路,又翻过一个梅林坳,终于安全抵达我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部的临时驻地白石龙村。

这一批营救对象“到家”后,当然地受到了总部游击队指战员的欢迎和热情接待。

从1942年的一月初至二月底是营救工作的高潮,而一月底二月初则是最紧张的时刻。

此间,每隔一两天就有一批“难民”越过海上封锁线抵达九龙秘密接待站,每批少则十来人,多则二三十人。

到二月底已有三百人分别抵达我惠阳、宝安游击根据地。

还有一些人因为在香港逗留时间长,容易暴露身份,或因年老体弱,不适宜爬山涉水,因而游击队便另外安排他们从港九偷渡到长洲岛再过澳门转入内地。

夏衍、蔡楚生、司徒慧敏、金山、金促华等文化界人士以及李少石和廖梦醒夫妇就是通过这条路线逃出虎口的。

而何香凝、柳亚子等则是在江水率领的短枪队员护送下先乘船到长洲岛,然后换船直达海丰的汕尾港。

在整个秘密大营救过程中,我地下党员和港九大队的游击队员和交通员、秘密接待站的工作人员机智勇敢,以大无畏的精神全力以赴,从香港这个孤岛上安全地营救出一批又一批在国内外的影响的人物,居然有惊无险。

这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智慧和勇敢。

只是在营救国民党南京市市长马超俊姨太太姐妹和电影明星胡蝶等人时,由于敌情有变,以致胡蝶的部分行李被日寇抢劫。

全部营救工作先后历时九个月。在这场港九秘密大营救中,由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共营救出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国民党上层人士及其这些人士的家眷,另外还有反法西斯阵营的一些人士,共计两千多人。

其中著名人士有:

何香凝、柳亚子、邹韬奋、茅盾、胡风、夏衍、沈志远、张友渔、胡绳、范长江、乔冠华、于毅夫、陈汝棠、刘清杨、张铁生、张明养、羊枣、千家驹、黎澍、戈宝权、胡仲林、韩幽桐、吴金衡、叶赣士、恽逸群、廖沫沙、金仲华、杨刚、徐伯昕、梁若尘、黄药眠、萨空了、沙千里、周钢鸣、高士袁水拍、蔡楚生、宋之的、叶以群、叶浅予、章泯、司徒慧敏、端木蕻良、司马文森、胡蝶、华嘉、金山、沙蒙、王莹、于伶、许幸之、舒强、蓝馥心、蓝马、风子、盛家伦、胡考、丁聪、李伯球、邓文华、邓文钊、叶方、胡耐秋、张文、赵树泰、李枫、成庆生、特伟、郁风、上官贤德(余汉谋夫人)、爱丁·赖特、都格拉斯、夏斯特等等。

这场闻名中外、惊心动魄的港九秘密大营救其规模之宏大,参与人数之众多,以及被营救者都全脱脸之彻底胜利,无疑是历史上的奇迹。

大营救的胜利,对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所当然地受到中共中央的肯定和各方面人士的赞誉。

大文学家茅盾先生感慨地称赞:这是“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被营救出来的民族精英们不负众望,愈发为中国为世界做出杰出的贡献,故而在中国内乃至国际上多享有很高的声誉。

其中有些成为国家政府部门的领导人,有些成为文化艺术界巨匠,其他则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战线上第一、第二代的中坚力量……

屈指数来,这场伟大的抢救工作已过去70多个年头了,然而它如同一座光辉的丰碑永存人间。

而位于深圳市西部宝安区、龙华区和南山区交界地带的羊台山森林公园正是当年宝安根据地的所在,如今这里矗立起了一座胜利大营救的巨型雕塑,正是这场“最伟大的抢救工作”的见证。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注①遵照中央指示中共广东省委曾短暂划分为粤北省委和粤南省委,粤南省委设在香港,包括惠州、东莞、今深圳特区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